带你学习有用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日常百科校园生活教育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刘邦的谋士(刘邦的两大谋士:张良和陈平,为何在西汉开国后走上不同的道路?)

发布时间:2023-06-04 16:11责任编辑:秦小花关键词:谋士,张良,刘邦,陈平,西汉

#陈平和张良都是谋臣,为何两人在汉朝建立后差距如此大?#

相信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麾下的两大谋士:张良和陈平,为刘邦的事业发展发挥了重大功能。不过,随着西汉开国以后,张良和陈平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张良在汉高祖在位后期就考虑隐退,并在吕后摄政期间去世。

而陈平则一直留在西汉朝廷中。吕后摄政期间,陈平辅佐吕后,吕后去世后,陈平在评定诸吕之乱、拥立汉文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汉文帝在位期间担任丞相。汉文帝在位初年,陈平去世。

陈平和张良在西汉建国后,所走的道路截然不同:张良淡泊名利,主张功成身退,而陈平则不断追求更高的地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张良和陈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谋士的不同定位

虽然张良和陈平都是刘邦的谋士,但是这两者的定位是截然不同的。

张良属于战略性谋士,他的谋略偏向于阳谋:即为刘邦提出战略规划,避免刘邦集团因为战略失误,而导致满盘皆输。比如楚汉相争期间,有儒生建议刘邦分封六国旧贵族为诸侯,并借此孤立项羽。刘邦一度认同这个主张,后来被张良阻挠。张良的意见很明白:刘邦麾下众将跟着刘邦打天下,是为了在天下太平以后得到册封成为诸侯,如果刘邦积极支持六国旧贵族复辟,那么,还哪有土地册封给麾下众将?到时候,谁还会继续支持刘邦打天下?这一番话让刘邦恍然大悟。

而陈平的谋略属于阴谋类的阴谋。比如挑拨离间这类活动,或者策反项羽麾下将领这类活动,这些谋略是陈平擅长的。如果说张良的谋略偏向于宏观的话,那么,陈平的谋略则偏向于微观。

2、西汉局面

刘邦称帝后,天下主体上处于太平的状态,加上张良的性格上侧重淡泊名利,因此深感一方面自己在西汉朝廷的意义已经不大,另一方面更想功成身退。所以,刘邦称帝没多久,张良就主张隐退。而陈平擅长阴谋诡计,尤其是暗算设计这些领域,是陈平擅长的。所以,在官场中,如何平衡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何避免旁人的算计、皇帝的猜忌,这些都让陈平感到如鱼得水。

事实上,西汉开国后,陈平避免了刘邦对元老的清洗,同时也解除了吕后对自己的猜忌,并在吕后去世后,及时反戈一击,拿到了自己给新朝廷(汉文帝朝廷)的投名状,还在汉文帝时代走上了人生巅峰,完成了从平民之子到丞相的转变。陈平的一生,不可谓不传奇。

当然,从陈平躲过刘邦清洗、吕后猜忌以及及时反戈一击这些行为来看,陈平如果没有大智大勇,也确实无法在朝廷里和诸多对手周旋,尤其是陈平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合理、妥善的解决,更是让人不得不啧啧称奇。

3、品行

不过个人觉得,论人格魅力,张良要强于陈平。张良出身于韩国旧贵族家庭,家教良好,给人的印象就是品行高贵典雅。而陈平出身市井草根,且少年时在乡下名声不好。事实上,从两者的发展轨迹来看,陈平的名声不好,倒也并非空穴来风:毕竟,陈平此人擅长挑拨、阴谋。一个光明磊落之人,还真练不好这门功夫。

而且,从吕后的态度就能看出吕后对两者的评价:刘邦在世的时候,打算废黜太子刘盈,改而册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让吕后慌张不已。一时间,吕后拿不定主意,于是吕后派人劫持张良,从张良那里要主意。

可话说,为啥吕后不找陈平要主意?这个细节值得斟酌。

个人觉得,吕后未必不知道陈平确实谋略多多,但是品行不好且反复无常,因此吕后唯恐陈平会在给自己出的主意中暗设网罗坑害自己。反倒是张良光明磊落,张良出的主意,断然不会有对自己不利的阴谋。

知识推荐

高优知识网——分享有用的生活百科,一起学习优秀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44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3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gaoyou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