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乩之白蛇传说》播得正火热的时候,突然莫名地下架,然后引起各种各样的猜测,其中频率出现最高的是说该片涉嫌辱佛,说法海爱上了妖精小青,是对佛教极大的不尊重。
虽说这是某些人的猜测,但从各处流出的截图来看又像是煞有其事,而且据说还是佛门中人。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但是我不以为然。
也许说《天乩之白蛇传说》改编成功词用得有点大,但是至少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改编,特别特别喜欢三个改变:第一、男主许宣变成了真真正正的男子汉;第二、法海变成了有感情有胸怀的人;第三、小青成为了有独立人格和思想,有个人追求,有自己生活圈子的鲜活少女。
原经典里面的法海是一个把降妖伏魔视为活着唯一意义的僧人,只要是妖,无论是谁都不会网开一面。他不会去考虑白蛇精做了多少好事,救下过多少人类,他也不会考虑白蛇精与许仙的结合让社会多了一个幸福美满家庭的模范,并没有妨碍过任何人。他只知道只要是妖就要除掉,只要是妖不容他们有生存的空间。
说白了,原著的法海是个没有人情味,做事刻板,甚至心胸狭窄的人。原故事产生的年代是在封建时代,本意也是象征追求爱情自由的女性对压迫妇女的封建制度的抗争,对封建制度下软弱无能男人(许仙之流)的嘲讽。
但是沧海桑田,世事已然变幻,所以毫无主见任由法海摆布的许仙该改头换面了,摇身一变成有担当有魄力有能力的许宣,为了守护爱人不惜与天斗与地争,这很激奋人心嘛。
而法海和小青的改变也就顺理成章,众生平等,小青做了几百年了女仆,也该翻身成为自由人了,可以平等地和白蛇做起闺蜜,互相帮助,互相关怀,情同姐妹。
回到辱佛的话题,所以,重点说说法海。
首先说说法海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佛的。
顺应时代精神,法海总是要觉悟的,他斩妖除魔数年,手上沾满了妖血,直到遇到小青这只小妖才彻底地改变了对妖的看法,从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像某些故事片里的冷血杀手,在遇到某人之后全身变得热血沸腾,成为另一个自己。
其实说到底,法海是遇见小青才一步步成为佛的。
也许我对佛理解的不够深,但是我相信谁都能明白,佛宣扬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善,听说庙里的和尚连地上的蚂蚁都不忍心踩死。
妖在这个故事里可以视作为一个种族,跟人类有一样智慧的生命,所以他们也有感情需求,他们也有求生的本能。
既然佛连蚂蚁都舍不得踩死,对于比蚂蚁高级多的妖为何不能宽恕?当然,对于坏妖要惩罚,但是妖既然有好坏之分,那自然不能一棒打死全部。
小青在白蛇的教育和影响下,一步步地从“小混混”变成了对人类很友善的妖,让法海明白治妖重在改造而不是斩杀,从此放弃了斩妖的营生,归根到底,小青就是他走向佛的引路人。
其次说说法海的七情六欲。
原故事里的法海是无情无义的,生活也没啥情趣,只能以欺负妖怪寻求快感,但是《天乩之白蛇传说》里的法海前身却是个感情丰沛的男人。
在没有遇见小青之前,法海他是白帝的高徒,对好基友紫萱的感情就非常深厚,为了能让紫宣复活,不惜放弃成为上仙的机会,留在昆仑山伺机偷取结魄灯为紫萱收取魂魄,后来被师父打落到凡间渡劫。
去到凡间,他对一手抚养他长大成人的凡间师父元一也怀有深情,就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敬他爱他。
也是因为感情丰富的原因,所以法海才有了诸多顾虑,当他知道他的命格会伤害到爱上自己的人时,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保护对方不受伤害,所以,走上剃度之路,他出家的初心也许并不完全是出于对佛教的信仰,但却是为了挽救别人。
听说佛的胸怀是无比宽广的,对走进佛门这样的一个法海,一心为别人着想的法海,为了保护别人愿意牺牲自己的法海理应有包容之心。
再次说说法海剃度之后的所作所为。
法海剃度之后,他其实还是很恪守自己作为僧人的戒律,极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僧人该做的事,甚至连对付妖帝都要问过师叔:“我这样算不算杀生?”
对于小青的靠近更是有多远避多远。
但是法海的前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皈依佛门以后他确实管束着自己,但是他阻止不了别人对他的情感,许宣和白蛇对他的友情,白帝对他的师徒之情,小青对他刻骨铭心的爱慕之情,这些都依然存在着,他见与不见,爱就在那里。
而这其中无论是混杂着怎样的感情,整个故事展示更多的是为了心中那份炽热的感情而做出牺牲,完全没有任何低俗污秽的语言和情节出现过。
法海从俗人走向僧人,是从对妖有偏见到怜悯普天之下所有苍生的过程,是完美蜕变的过程;小青从小混混到一个好妖,是一个不良青年浪子回头金不换。
由始至终,我不觉得有任何辱佛的东西存在过。
经典的《白蛇传》有它耐人寻味的地方,但是一个故事的寓意是和时代密不可分的,它在所产生的年代里表达的意义非凡,但是跨过历史的长河,它会成为过去的痕迹。
而如今的我们需要的是与这个的时代和思想相契合的故事来愉悦我们的空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