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年为何要引进苏27的生产线
苏27生产线的引进的原因,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极其正确的决定。
一、当时国内空中力量的极端落后在引进苏27之前,我国大量装备的战机是歼六、歼七、歼八等落后的二代机,而于此同时,世界各军事强国早已经换装了先进的三代重型\中型战机,而且很多都经历了实战,比如美国的F15\F14,取得了震撼的战绩。
而我们虽然也有自己的三代机计划,但受制于当时的科研水平,独立完成三代机的研制和制造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先进战机涉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在和西方国家关系比较好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我们可以买得到先进战机,像美国的F15\F14以及法国的幻影,但是改革开放才开始,国内没有足够的外汇购买这些先进的战机。无奈之下和美国开展了“和平珍珠“计划,就是将歼八改造成具备三代机功能的先进战机,这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即将具备三代机的希望。
但是一场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导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西方国家全面制裁封锁我国,我国的三代机计划的进程不得不停了下来。
二、第一次海湾战争让我们意识到先进战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一次海湾战争全面改变了以陆军为主的战争模式,伊拉克强大的陆军在西方各国先进战机的攻击下,毫无招架之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全面击溃,而西方国家的人员战损极其微小。这场战争模式深深地震撼当时的我们,让我们意识到先进战机对于战争的影响和重要性。
而当时我们和西方国家交恶,面临的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海峡对面的局势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事关领土问题,当时的我们对于三代机有非常大的迫切需求性。
三、俄罗斯的经济状况,让我们有了引进苏27的机会在上世纪初,前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苏联的军事遗产,但刚刚独立出来的俄罗斯在经济层面并没有什么起色,还是相当虚弱,人们的生活水平处于一种很贫穷的状态,各种物质奇缺,国内外汇储备也很少,再就是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也不太好。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国家的关系迅速升温,一系列的协议签署,使得双方都有了相互信任的基础。当时,俄罗斯继承的苏联军事力量,有两款先进的三代战机,一款是米格29,一款是苏27,具备和西方国家三代机抗衡的能力,其中苏27重型战机还是在八十年代刚刚研制成功,对标就是F15,放在当时,是一款性能极其优异的战机。
经过和俄罗斯艰苦的谈判,俄罗斯终于答应将苏27生产线卖给我国,这让我们的空中力量一下子就强大起来,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吃透了三代机的原理,壮大了自己的科研力量,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更加先进的战机。可以说,苏27战机生产线的引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苏27在中国空军史上究竟是个什么地位
幸亏在90年代引进了苏27,幸亏自立根生的吃透歼11,并开发出了歼11B、歼15、歼16重型战机。这一系列举动,证明当时我们的高层的睿智和英明,让我们在三代重型战机研发节约了10~15年时间,否则四代机计划一并要被推迟,因此给予苏27再高的地位都不为过!
80年代末与西方闹僵后,我们处境非常尴尬和危险,周边国家都更新换代到三代机了,我们还是歼7、歼8为主力,海湾战争表明西方高科技战争对我们是有碾压能力的,甚至我方的空军综合实力还不如伊拉克。整个80年代表面上看西方和我们关系不错,但却阴谋搞颜色革命,情况是相当危急。
西方不亮东方亮,我们从82年就开始与苏联改善关系,整个90年代和苏联/俄罗斯关系更好,最初我方代表团去苏联是奔着米格29去的,阴差阳错对苏27有了深入了解,米格29计划被否定,苏27战机作战性能更强,作战半径更大,加上电传飞控系统以及更优秀的发动机,让整个代表团挪不开眼睛。
谈判这款苏联最先进三代机也不是那么容易得,此时的苏联对刚定型成功苏27战机还没有出口的意愿。没想到我方领导异常坚决,非苏27不买,双方陷入谈判僵局。直到最后我方代表团都准备走了,苏联才松口同意谈判,最终买了第一批24架。拿到战机已经是俄罗斯时代了,空军相当满意,后来又引进一批,并谈判引进200架组装生产线,再后来又买了苏30MKK,苏30MK2等。
引进生产线进行生产的同时,我方开始“山寨”歼11。在生产了60架左右,俄罗斯航电技术不足的问题暴露了出来,而“摸着美国过河”的我们在这方面反而比较强,整个国产化的歼11B也比较顺利,最后依然决定停止了剩余的140架歼11A,开始生产国产化的歼11B,到现在歼15、歼16、甚至没服役的歼11D等,形成了中国版的苏27系列!
如果没有苏27呢?
如果没有苏27战机,空军的发展就比较悲催了,西方已经闹僵了,已经禁运武器了,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封,中国的三代重型战斗机只能走自主研发道路,当时国内已经有两个方案,第一就是成飞已下马的歼-9战斗机方案,鸭翼布局,明显有歼10放大版的感觉!
第二沈飞的常规布局,基于已下马的歼-13战斗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