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学习有用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日常百科校园生活教育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

曹里怀(曹里怀念)

发布时间:2023-08-03 03:04责任编辑:秦小芳关键词:曹里怀

曹里怀的人物履历

曹里怀(1909~1998),原名曹李槐,又名树帮,清宣统元年(1909)11月15日生于资兴县七里(今资兴市七里镇)柏树村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念过一年多私塾。民国12年(1923)考入县乐成高小,民国15年毕业。

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同年5月在井冈山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三十二团二营技术书记。

1929年1月后,任红四军军部秘书处文书、红四军二纵队连党代表、红三军军部参谋、红三军七师作战科科长、师参谋长、代理师长和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五军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他协助军团长董振堂、军团政委李卓然指挥红五军团担负后卫,掩护红军主力突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调至红四方面军任一局局长。

1936年2月,在道孚喇嘛寺因向一方面军未能北上的干部透露了中央屡令南下红军北上抗日消息,被张国焘诬为泄露军事机密,险些被杀,幸被朱德解救,改作开除党籍、调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当教员的处理。不久,因广大学员反映他教学有方,才得以恢复党籍,并调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任科长。

1936年10月随部队到达延安,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第四队、第六队队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参谋处副处长、处长、留守兵团参谋长。协助司令员萧劲光指挥部队固守黄河西岸千里防线,保卫陕甘宁边区。

1943年5月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同年8月,任冀鲁豫军区参谋长。1945年4月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1945年8月,奉命率千余干部赶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长春卫戍区司令员、长春军分区司令员。在首次攻克长春的战斗中,任东北纵队司令员,率部同西南纵队、东南纵队分进合击,浴血奋战,一举攻克长春。

1946年6月后,任吉林军区司令员、吉黑纵队司令员、独立三师师长、东北野战军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48年9月,率部参加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时任三十八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协助军长李天佑、政委梁必业指挥5个师兵力担负主攻任务。

1949年5月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军长。6月28日写出《关于奔袭作战的几个问题》一文,指导部队适应长途奔袭作战的环境。7月中旬,组织指挥了宜昌、当阳战役。之后,奉命率部配合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9月下旬,率部进驻湘西,执行剿匪任务。

新中国建立后,指挥部队在湘西围歼大庸之敌,解放了大庸、桑植两县城,兼任刚成立的湘西军区司令员。

1951年4月,率四十七军6万人参加抗美援朝。

1952年因十二指肠溃疡,回国治疗。病愈后,调空军工作。1952年4月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

1955年10月调任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56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军训部部长。在杭州主持编写空军条令条例工作。

1957年9月任空军副司令员。

1969年兼任航空工业领导小组组长。

1971年9月29日至1973年5月20日兼任空军五人小组组长。先后负责组织“强五”、“轰五”、“歼六”、“歼八”等型号战斗机的试飞定型等工作,为人民空军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著有《怀念井冈》、《千里追穷寇》、《湘南起义,永垂千古》、《难忘的战斗一一忆解放天津二三事》等革命回忆录。

1998年5月1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9岁。

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有谁

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政治部主任刘士奇。

1、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字子敬,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向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

2、陈昌浩(1906年8月-1967年7月30日),曾用名苍木,出生于武汉市汉阳县永安堡戴家庄(今武汉市蔡甸区),早年入武昌大学学习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3、刘士奇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红军高级将领,中华著名烈士,是中国革命早期党、政、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士奇革命事迹已经载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五十七卷》《中华著名烈士——第十二卷》《中国工农红军志》《中国共产党岳阳史志》,湖南烈士公园纪念塔等。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历史:

1932年7月开始,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苏区发起围剿,这是第四次围剿战争的一部分。10月10日,张国焘在黄安县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10月12日,迫于国民革命军的强大压力,红四方面军决定放弃鄂豫皖苏区。

除留下红七十四师和红七十五师及各独立部队编成红二十五军由沈泽民负责坚持游击战之外,军部和主力红十师、红十一师、红十二师和红七十三师等4个主力师及少共国际团共2万余人转战西进,取消各军番号。1932年12月在陕西和四川边界创建川陕苏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百度百科——陈昌浩、百度百科——徐向前、中红网——特稿:刘士奇革命史记(组图)

中将曹里怀简历?

曹里怀(1909-1998),原名曹李槐,字植三,号树邦。一九二八年参加湘南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二团营技术书记,第二纵队连党代表,红四军军部参谋,红三军第七师作战科科长、代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五军团参谋长,红四方面军一局局长,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教员、上级指挥科科长,红军大学第四、第六队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参谋处副处长、处长、参谋长,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长春卫戍区司令员,吉林军区司令员,吉黑纵队司令员,独立第三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军长,湘西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军训部部长,空军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湘西剿匪时,湘西有那些大土匪

湘西大土匪有李兰初,彭玉清,陈子贤,曹振亚,杨树臣,蒋燮琴。

剿匪第一阶段:中心区进剿很快奏效。夏秋两季,解放军攻克永顺“五连洞”,生擒匪首李兰初;在保靖县野竹坪消灭“湘鄂川黔反共救国军”股匪;围歼盘踞芷江东北角的彭玉清股匪;合歼沅陵凤鸣山一带2000多名土匪,擒获匪首陈子贤。到10月,中心区剿匪基本完成。

剿匪第二阶段:进入冬季,边缘区会剿战役又拉开帷幕。在湘、鄂、川、桂、黔5省边缘,分南、北两线会剿,主要匪首曹振亚、杨树臣、蒋燮琴等或被击毙,或被活捉,其余逃窜川、黔边境的土匪也被消灭。

1951年1月20日,凤凰县上万群众大搜山,“川湘黔反共救国军”司令龙云飞料难逃命,拔枪自杀。至此,历经一年有余的湘西剿匪获得决定性胜利。

肃清残匪:此后的1951年、1952年,湘西地区持续肃清残匪,匪患得以彻底荡平。

扩展资料

湘西剿匪英雄:湘西剿匪的胜利,是鲜血换来的。据《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载,仅解放军第47军就牺牲了上千名战士。湘西剿匪战斗中,涌现出许多英雄集体和战斗功臣,如打退1000多名土匪进攻的“老溪寨英雄排”。

月行750余公里,终于将敌歼灭的“长追千里连”;连续7次爆破土匪巢穴的英雄丛士林;单身夺机枪,一次歼匪70余名后壮烈牺牲的赵启英等。

湘西剿匪主要指挥官:

1、曹里怀

1949年5月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军长。6月28日写出《关于奔袭作战的几个问题》一文,指导部队适应长途奔袭作战的环境。7月中旬,组织指挥了宜昌、当阳战役。之后,奉命率部配合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9月下旬,率部进驻湘西,执行剿匪任务。

2、刘贤权

1947年1月,任合江军区富锦军分区司令员。7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三师政治委员。1948年3月,任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8月,任第一纵队三师师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湘西剿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贤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里怀

曹里怀将军的唯一的儿子:曹建国,在上海,现年七十五岁。

曹建国(1963.8—),男,汉族,安徽枞阳人。199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3月参加工作,航天部三院三部飞行器导航控制系统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研究员。

现任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曹姓将领

曹里怀中将

曹里怀(1909-1998),湖南省资兴县人。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2团营技术书记,第二纵队连党代表,红四军军部参谋,红3军第7师作战科科长、代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五军团参谋长,红四方面军一局局长,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教员、上级指挥科科长,红军大学第四、第六队队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参谋处副处长、处长、参谋长,冀鲁豫军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长春卫戍区司令员,吉林军区司令员,吉黑纵队司令员,独立第三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军长,湘西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军训部部长,空军副司令员。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5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曹广化少将

曹广化(1905-2004),又名曹甦民、赵屏东,安徽省寿县人。1925年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1926年转入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被派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任中共寿凤(寿县、凤台县)临时县委书记,1931年兼任中共寿县县委书记,1932年率寿县游击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73师师部书记,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书记,总司令部机要科科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军事工业局科长,兵工厂政治委员,陕北军委军事工业局政治处主任,八路军129师385旅警备第4团政治委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10师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运输部政治委员。参加了新开岭、四保临江、梅河口和辽沈、平津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军需部政治部主任,中南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军衔奖励部副部长、部长,第20步兵学校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防化学兵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共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等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后兼任中央“两案”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4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曹中南少将

曹中南(1914-——),河北省景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南民军第3纵队政训员,八路军东进纵队第5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3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第7旅教导队教导员,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中共清河县委书记,冀南军区第6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6旅政治部主任,第14纵队42旅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际和平医院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干部部组织统计处处长,军衔奖励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天津警备区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曹丹辉少将

曹丹辉(1915-1977),江西省南康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第64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红一方面军总部电台报务员,红12军电台报务主任,红一军团报务主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电台队队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电台队队长,新四军军部第三科科长兼无线电总队总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通信局局长,上海市军管会电信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邮电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长途电信总局局长,中央军委通信部副部长,通信兵部副主任,高级军事学院通信兵教研室主任,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副院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4月20日逝世,终年62岁。

曹玉清少将

曹玉清(1906-1991),侗族,湖南省晃县(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乡许家湾人。1924年开始戎马生涯,入黔军王天培部。1926年参加北伐。1929年3月与龙昌汉等人率部在万载县城暴动,投奔中国工农红军。随黄公略部在平江、浏阳、万载等地开展游击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3纵队3大队9中队分队长,第2大队中队长,后随红15军1团连长,川陕独立团营长,红四方面军供给部兵站管理科科长,转入鄂豫皖根据地。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4月率部参加著名的苏家埠战役。同年6月在张国焘“左”倾路线统治下,被当作“改组派”逮捕关押。是年秋获释,任总指挥部无线电台担运队班长、队长。参加了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长征,曾三次过草地。1936年10月,率部参加西征,失利后被俘。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5月随李先念到新四军工作,任新四军驻河南竹沟留守处教导队中队长,新四军挺进支队第2团营长,新四军第5师4团团长,第38团政治委员,参与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任中原军区1纵队1旅副旅长,参加著名的中原突圈,特别是一旅掩护中原军区主力突围后,准备向有国民党军队重兵把守的东北方向再突围时,建议应向敌兵力薄弱的西面突围,将敌主力引进大别山后,再甩开敌人,到苏北去与新四军会合。其建议被采纳,突围取得胜利。到苏北后,参与指挥涟水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后任华北军区14纵队41旅旅长,第70军209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204师师长,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204师师长,在东线的江原道、文登里至鱼隐山一线打防御战。9月至10月集中5个团兵力,向来犯的美军机械化部队第二师发起短距离突击,24天摧毁美军40多辆坦克,受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表彰。1952年6月回国后,在天津学文化,后任66军198师师长,第66军副参谋长。1955年7月任山西省兵役局局长,1960年任山西省军区参谋长、党委常委。1962年任副司令员。曾任山西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兼业务组副组长,主管全省农业和财贸工作。深入到30多个贫困县的山庄窝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被称为“粮棉干部”、“农业通”。后任山西省军区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4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曹光琳少将

曹光琳(1917-1994),江西省南康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独立6师政治部宣传员,红62师186团干事,红3军团4师12团干事,第11团干事,红15军团政治部干事、青年部部长,第73师217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115师344旅687团1营政治教导员、2营政治教导员、团组织股股长,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特务团政治委员,八路军总指挥部卫生部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部主任,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独立7旅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1军3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第1军3师政治委员,第1步兵学校政治委员,高级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国防部第5研究院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犯有错误,未能获得功勋荣誉章。1994年7月22日因病逝世,终年77岁。

曹传赞少将

曹传赞(1910-1974),江西省南康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930年参加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2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军部办公厅秘书,第34师101团组织干事,红4军12师政治部秘书,红1军团政治部文书科长、总务处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政治部组织干事,留守兵团政治部宣传副科长,第385旅政治部宣传科长、组织科长、军法处处长,第770团政治处主任,第385旅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4纵12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第41军154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梧州军分区政治委员,华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南军区防空部队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军事法院代院长,解放军体育学院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4年4月9日逝世,终年64岁。

曹宇光少将

曹宇光(1918-2005),原名曹英奎,山东省泗水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伍。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曲(阜)泗(水)边区支部书记,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4支队连政治指导员,中共苏鲁豫皖省委军事部政治处巡视员,八路军山东纵队民运干事,苏皖纵队直属大队政治委员,苏皖纵队政治部工作团团长,山东纵队第2旅民运科副科长,山东鲁中军区人民武装动员科副科长、科长,中共泗北县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军区人民武装部部长,鲁中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人民武装部教育训练处处长、组织计划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组织计划处处长,总参谋部动员部副部长、部长、顾问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4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曹灿章少将

曹灿章(1913-2004),安徽省亳县(今亳州市)人。1931年参加宁者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班长、排长、连长,红军第5军团39师副团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鲁南支队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直属第1师1团团长,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3师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38军114师师长等职。参加了四战四平、三下江南和辽沈、平津、渡江、解放湖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龙州军分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公安军师长、公安军参谋长,广州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10月6日因病在河南省信阳市逝世,享年91岁。

曹孟朴少将

曹孟朴(1907-1991),黑龙江省宁安县人。北洋大学肄业。曾在东北做党的秘密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中干队指导员,第129师政治部教育科长、巡视团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合江军区宣传部副部长,东北野战军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东北军政

大学团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军政大学湖南分校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高级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高级工程兵学校政治委员,工程兵工程学院政治部主任、副院长、院长、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9月2日因病逝世,享年84岁。

曹思明少将

曹思明(1917-2003),河南省商城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南光山县双轮河游击队班长、队长,红1军团第3后方医院管理员等职。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教导大队区队长、队管理员、队政治指导员,大队政治部干事、组织股股长,师政治部直工科科长,师后勤部政治处主任,滨海军区后勤部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斗,沂蒙、鲁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斗争和天宝山、临朐、莒县、十字路、蛟龙汪等战役战斗,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滨北分区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苏南军区苏州分区副政治委员,参与组织指挥了解放高密、胶县、诸城和潍县阵地攻坚战等战役战斗,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了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胶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山东军区国防工程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委员,舟嵊要塞区政治委员,新疆军区政治委员,新疆军区代司令员,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曾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85年被增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1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曹德连少将

曹德连(1907-1995),又名曹德广,江西省南康县人。1930年参加南康县农民暴动,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2师5连排长、连政治指导员、团总支书记、团政治处主任,骑兵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侦察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长征中打开腊子口后,部队进人了汉民回民杂居的地区。林彪派军团侦察连连长梁兴初、指导员曹德连立即出发到哈达铺,执行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的任务。毛泽东说:“我补充一点,指导员你注意:给我找点‘精神食粮’来。国民党的报纸、杂志只要近期的和比较近期的,各种都要搞几份来。”梁兴初、曹德连等化装成中央军进入了哈达铺。国民党军的一个少校副官从兰州回来,路过哈达铺,带着几驮子书籍;报纸等物品;这些都被侦察员缴获了,其中一张报纸登载着红军徐海东部与刘志丹部会合的消息,还有陕北根据地略图。梁兴初、曹德连将报纸交给聂荣臻,聂荣臻立即派人送给毛泽东。曹德连后升任红30军262团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炮兵营政治教导员,留守兵团警备3团营长,团政治处副主任,警备1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关中军分区保安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30旅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16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8纵23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冀察热辽军区第19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补训4师政治委员,第15兵团组织部副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海南岛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组织部副部长。回国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1962年被任命为吉林省军区政治委员(未到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6月16日因病在沈阳逝世,享年88岁。

知识推荐

高优知识网——分享有用的生活百科,一起学习优秀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44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3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gaoyou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