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学习有用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日常百科校园生活教育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日常

红外线加热原理是利用离子传导吗(红外线疗法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3-06-18 18:27责任编辑:秦小花关键词:原理,红外线,名词解释

红外线加热炉的原理是什么?

红外线加热炉的原理是利用物体对光的吸收。
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热,由电磁波传递能量。在远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穿透过去。
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的物体吸收远红外线,这时,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产生强烈的振动、旋转,而振动和旋转使物体温度升高,达到了加热的目的。扩展资料:
红外线干燥加热方式在近几年来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被接受并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主要是红外线加热方式具有下述优点:
1. 、具有穿透力,能内外同时加热。
2.、不需热传介质传递,热效率良好。
3、可局部加热,节省能源。
4、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
5、节省炉体的建造费用及空间,组合、安装及维修简单容易。

红外线电加热是什么原理

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

为什么红外线能加热,是因为他的波很长的原因吗

  • 红外线能加热,是因为他的波很长的原因
  • 红外线(Infrared)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60纳米(nm)至1毫米(m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
  • 红外线波长较长,给人的感觉是热的感觉,产生的效应是热效应。红外线只能穿透了原子分子的间隙中,而不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内部,由于红外线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间隙,会使原子、分子的振动加快、间距拉大,即增加热运动能量,从宏观上看,物质在融化、在沸腾、在汽化,但物质的本质(原子、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这就是红外线的热效应。
  • 红外线烘干原理是什么?

    红外线的波长为0.75μm-1000μm,介于电磁波和可见光之间,以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工业上,把0.75μm~1.5μm波长的红外线称为近红外线,把1.5μm-1000μm波长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同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都属于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一样,每秒钟可达30万公里。红外线的主要作用是热作用。
    ???大多数有机物和水等的吸收光谱,在2.5μm~25μm范围内。当辐射源的波长与被加热物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该物质就易于吸收红外线。远红外线的波长正好在这个范围内。当热源温度在200℃~727℃范围时,有80%以上的总辐射能集中在2.5μm~15μm区间.超过15μm,能量还有15% (200t)至4%(600℃),而250℃以上的辐射能则更少了。由此可见,远红外线的大部分能量易被物质吸收。
    ???物质的分子在吸收红外能后,可使光子的能量完全转变成分子的振动即转动能量;也可使分子的转动能量发生改变。并且,振动光谱有一种加宽振动、转动的作用,能扩大以平衡位置为中心的振幅,加剧其内部的振动。由于电子的运动和分子的振动是处在极高的速度下,这种运动不断地使晶格、键团的振动在其相互间产生碰撞。这种运动状况的变化,犹如两种快速运转的物体加快了摩擦而发热升温,所以,其升温速度快。同时,红外辐射加热物品时,是按照红外辐射能穿透的部位,其温度往往比表面来得高。如对红外线辐射后的玉米粒,测量其内部温度比表面温度要高5℃-10℃。因此,在脱水干燥中受红外辐射加热的物品,均处于内高外低的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同时作用,不断地将内部的水分转移出来,并扩散蒸发,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
    ???工业上,远红外加热与热风加热干燥相比有许多的优点:烘烤时间可大大缩短;电力消耗可减少到1/2~1/3;还可大大节省空间。而且使用方便,造价低,便于温控,设备简单,投资小,便于生产。

    为什么红外线有热效应?求原理!

    由于红外线的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相近,因此会发生分子运动的谐振,而具有热效应

    知识推荐

    高优知识网——分享有用的生活百科,一起学习优秀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44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3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gaoyou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