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学习有用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日常百科校园生活教育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日常

2023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6 06:41责任编辑:汪小东关键词:中国,汽车,现状

2022年汽车销量

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其中,乘用车为2300万辆,商用车为45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

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汽车工业发展有关情况。工信部、中汽协有关负责人就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走势如何、汽车缺“芯”情况能否缓解、怎样应对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潮等热点问题一一回应。

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商用车2022年销量预计,为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达到2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未来,在“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促进下,汽车行业将继续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推动全球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来看2021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成绩:

1、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2、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达到20%。

3、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954.3万辆商用车2022年销量预计,同比增长23.1%,市场份额达44.4%,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汽车整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创历史新高。

2022汽车市场规模

2022年11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38.6万辆和232.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2%和7.1%,同比均下降7.9%。2022年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62.8万辆和243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1~11月增速比1~10月有明显的下降,较1~10月分别收窄1.8和1.3个百分点。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披露了上述信息。

202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是多少?

截至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亿辆,汽车保有量达3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6.37%。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91.5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9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72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27%。

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共有79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个。其中,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的城市37个,超过300万辆的城市20个。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成都、重庆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苏州、上海、郑州、西安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

2022日系车中国市场占有率

2022年车市的“金九银十”虽成色不足,也算平稳度过。但进入11月后,日系三巨头在中国市场相继交出销量“腰斩”的成绩单:日产销量4.79万辆,同比大跌52%;本田销量7.81万辆,同比大跌42%;丰田销量14.04万辆,但同比大跌18%。

也就是说,日系三巨头11月加一起销量仅26.64万辆,刚好超过比亚迪的23.04万辆,保住了一丢丢的颜面。好家伙,丰田、本田、日产如今似乎都没有资格独立提销量了?日系车遇到什么问题了?这是否代表日系车的末日来了?

一、现象:日系品牌在华新车遭遇“滑铁卢”,本田日产更是销量腰斩

我们先来分别看看日系三巨头在中国市场11月的销量数据,如下:

丰田11月在华销量14.04万辆,同比下滑18.4%,高端品牌雷克萨斯的销量也减少22.0%。这是继今年5月以来,丰田销量时隔半年再次下滑。

本田11月在华销售78126台,其中广汽本田45512台,东风本田32614台,同比下滑42.8%,接近腰斩式的下跌。对此,本田官方解释是口罩影响,很显然只是体面些的说法,但本田目前正积极布局混动,不过短板就是中大型车竞争很乏力。

日产汽车在华11月销量47983辆,同比下降52.5%,已连续4个月出现同比下滑。而且今年1-11月累计销量为97.47万辆,同比下降20.2%。

可见,日系车企大势已去。即使表现最好的丰田,也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两成。而面对市场寒冬,日本车企则普遍将缘由归结于疫情导致的封控和零部件供应短缺。

同时,乘联会数据显示,自2020年达到24.1%的高峰以来,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份额正逐渐下降。2021年日系份额首次超过德系,但比上年下降1.5%;今年1-10月,日系市场份额仅有20.5%,再度落后于同样下行的德系。

当然,月初只有新能源汽车第一时间发布11月销量,国产自主汽车还未全部发布,不清楚是日系一家下降,还是自主,欧美系等都一起下降。

当前根据市场反馈4S汽车销售店都陷入了困境。CADA统计的1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数值越高需求越小,经销商库存压力大)为65.3,与上月相比上升6.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9个百分点。

后续12月CADA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销售企业在12月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可见,不知道是数家,还是整个车市,有待进一步观察。

二、分析:国产车崛起与日系崩塌似乎是双向奔赴,此消彼长

至于日系车销量下滑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国产车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曾经外资车企引以为豪的技术壁垒已经被我们逐步攻破了,甚至于未来我们还要去他们的主场攻城拔寨。

去年这个时候我就说过,2022年日系肯定要崩塌,因为同价位车型产品力已经被国产新能源吊打。要知道汽车作为民用最大件消费品,一款车被大众认可时间是5年。德系日系的神话是靠燃油车时代的产品积累,不是靠什么牛鬼神蛇,毕竟世界是物质的。

也就是说,其实日系现在混成这样都是自己作的。你看看日系三家,丰田双擎车型、本田IMMD车型和日产e-power车型,拿这些出来打市场。你们那些老掉牙跟不上趟的自吸发动机就不要再拿出来了。这些车型要动力没动力,要配置没配置,价格又比国产燃油车要高,同时又被国产新能源车碾压。简直惨不忍睹。

要说DMI更先进,但日产epower的体验也不错,唯一区别在于不能纯电。可日产问题在于对这套系统定位,遮遮掩掩,模糊不清,不知道拿这套系统究竟想做什么。这反应到终端产品售价上,就是价格不菲,无人买账。好牌烂打,日产真是优秀。

在我看来,日系三家要是能拿出你们的混动优势,定个务实的价格,还是可以在国内新能源大潮中混口饭吃的,毕竟能把实惠的车型给到消费者的企业,消费者都是欢迎的。

当然,日系崩塌这么快,除了日系本身问题外,还有就是我们从小被唯物主义教育的消费者,同时又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快,行业内卷,国产车迭代速度非常快,对比燃油车不思进取的5年迭代,等等不一而知。

总的来说,现在国人消费者接受认可新事物是世界最强的,难免也都会有从众跟风心理。于是,接受国产车崛起与日系崩塌,就似乎出现了双向奔赴的局面,此消彼长,而且前者速度甚至大于后者。

三、预测:日系车末日来了?国产车的机会又在哪里呢?

当然,现在要说日系车末日只怕是为时尚早,毕竟类似马自达这样的品牌一年销量可能都是国产品牌俩个月的销量,至于韩系和法系只怕是两月销量都赶不上。

我只能说,日系现在显然风光不再,并且未来趋势可能还是一个看跌的态势。从国产车的增长率来看,这个数字绝对是喜人的,毕竟在20W以下这个绝对红海市场中,比亚迪吉利领克等一众国产品牌硬生生从外资品牌围剿中杀出来一条血路是令人敬佩的。

但是,放眼到整个汽车市场大格局来看,可能现在就发表胜利宣言,可能hi有点为时尚早。接下来我们还要观察几个问题:

1、日系三巨头12月销量能否被比亚迪一家压制?当然下一步很可能两个本田加起来卖不到1个宋,别不信,大概率就明年上半年的事。毕竟目前什么年代了还在改飞度思域CRV,飞度从两万掉到四千,这个趋势是无可扭转的。

2、2023年日系销量能否同比降低30%?

3、丰田作为信仰车崩塌的时间预计在6-12月后,即丰田销量暴跌预计在半年之后。

但是,日系能否自救呢?考虑到日系在明年甚至后年都拿不出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故日系自救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价销售,让日本车利润回归正常的开始。比如飞度4万、卡罗拉6万;轩逸7万、思域8万、凯美瑞13万、汉兰达16万和埃尔法22万等。只要裸车这个价格, 过三年,日系还可以拯救一下。

但是,它们还是必须要与国内厂商合作,引进三电,智能驾驶,芯片等技术。有句古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比如下图想必这套组合拳,一定能撬开阁下的新能源市场吧。

当然,对国产车而言并不能傲娇,因为中高端市场中,外资品牌依旧是具备统治力的存在,虽然车辆销售数字不高,但利润率高的吓人。反观国内车企,似乎在这一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高端市场才是实实在在的高大强。

可以说,对比之前的销量,日系(合资车)确实在走下坡路,但是这离它们的末日还挺远的。就看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能不能借着这一波机会真的杀出来一条血路了,毕竟国家为了支持国产汽车产业真真是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最后的话:曾经的曾经,我们感叹国产车不如合资的时代可能真的要过去了!

总之,比亚迪超过日系已成定局,很快一个比亚迪宋就能超过本田甚至丰田。下个问题是什么?比亚迪超过南北大众+奥迪+捷达+斯柯达?比亚迪超过大众+奔驰+宝马的全部德系?其实不起眼的,吉利、长安大概率也已经超过丰田了。

不过,这才到哪,日系末日还早。而国人需要省油、可靠、保值车的日系时代真的过去了,未来且不说是不是电车天下,就油车这一块日系已没胜算。那下一个是德系?这才是霸主地位的对手。干完德系,世界就到处都是国产车了,崭新的时代,拭目以待吧。

未来我国汽车市场会是什么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比重正在加快。据乘客协会介绍,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长至22%左右,2020和2021继续保持改善势头。2021是新能源汽车的开局之年,随着价格的下降、车型的魅力,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有很强的替代作用,新能源车销量达到352万辆,同比增长158%。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2021特斯拉国产3、Y型车销量增加,价格降到30万元以下,与市场上的宝马3系、奔驰C级车竞争。五菱宏光MINI EV车型以极高的性价比横扫微型车市场,年销量达到43万辆。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比亚迪在叶片电池和混合动力系统方面的创新将价格降到了与同档次燃油汽车相同的水平,使其插电式混动车型在2021售出近30万辆,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

此外,理想ONE车型增加了三倍,达到90000辆,推动了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的高速增长。自2021下半年以来,吉利、长安、长城威派和东风蓝图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已经面世。2022年,这些新车型将能够进一步提升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知名度,其使用体验和价格与同级别燃油车相似。

2017年,中国品牌依靠SUV的先发优势,市场份额有所增加。2013年至2017年,中国SUV市场总销量从300万辆猛增至1000万辆。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企业推出哈夫H6、传祺GS4、吉利博越、长安CS75等爆款车型,享受着从无到有快速市场扩张的红利。然而,随着SUV市场热潮的回落,其市场份额逐年萎缩。2021市场份额的增长来自汽车市场的突破。根据该协会编制的市场零售数据,2021,中国品牌汽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6.8%,而日本、德国和美国汽车的销售额有所下降。

2022年9月,我国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9月,我国汽车产销能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我觉得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汽车市场潜力很大,消费总需求依然很旺盛,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不断恢复,三新能源汽车需求猛增,加速了汽车产销快速增长。

随着科技发展,汽车生产销售也都越来越广。其实在生活当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人在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基础的情况下,就会为自己或者家庭购买一辆汽车。虽然说现在的行情并不像以前那么景气了,但是并没有实际对我们的生活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如果有需要的情况下还是会去购买一辆汽车,毕竟现在的汽车价格以及性能也比过去要好得多。对此,汽车产销能够保持增长,也是有一定因素。

一汽车市场潜力很大,消费总需求依然很旺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也在科技方面有了非常重大的突破,也就是说汽车的性能各方面都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进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对汽车使用的要求,所以也就增加了他们对汽车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汽车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消费者的总需求依然是非常的旺盛。

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不断恢复。

自从疫情以来,我们的经济确实有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市场经济也就慢慢的恢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不需要过度担心,也就会回归生活。把自己剩余资本用于买车,还是很有可能。对此,疫情对汽车行业影响就会弱化。

三新能源汽车需求猛增,加速了汽车产销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出来之后,已经有很多的人愿意去接受它,因为它能够做到低碳环保,而且又有技术叠加,所以人们就会更加倾向于这一款汽车。对此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猛增,能够快速的让汽车产销得到增长。

知识推荐

高优知识网——分享有用的生活百科,一起学习优秀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44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3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gaoyou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