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学习有用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日常百科校园生活教育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下葬有什么讲究?

发布时间:2023-07-15 01:13责任编辑:石小小关键词:
  
下葬是整个传统丧葬礼仪的结尾,经过初丧、入殓、吊唁、出殡之后, 亲人在与死者作最后的生死绝别,其哀痛之切也达到极点。下葬因葬式的不 同而不同,这里指古代社会比较流行的葬式——土葬中的下葬礼俗。下葬, 在狭义上指在墓地中进行的落棺和掩埋仪式,广义上包括出殡、撤灵、送葬、 落棺、掩埋、反哭和酬宴等,本文所述是广义上的下葬。
   在下葬之日,首先是出殡。依古俗,丧家先在柩车东侧和院庭中摆设酒 饭和牺牲等供品,亲人们参拜亡灵。主持丧事者宣读吊唁者的赠赙,完毕, 众人大哭,然后正式出殡。柩车出庙,死者的亲属们依序紧随其后,饮泣而 行,送葬队伍中另有奏乐者、司仪者、执幛者、执明器者等。
  在出殡之后, 丧家要尽快撤掉灵堂,有送死者灵魂上路之意,表明生死已经两离。与此俗 一脉相承的还有摔老盆习俗,老盆为一只盆底有漏洞的瓦盆,一般由死者的 长子(孙)来摔,也有送死者上路的寓意。此外,另有在送葬路上拋撒纸钱 的习俗,据说是分给沿路孤魂野鬼的买路钱,好让死者亡灵顺利到达阴间。
   送葬队伍到达墓地后,抬下灵柩,将明器陈放在墓道东西两边。众人在 灵前三鞠躬,放声痛哭,以尽哀悼。下葬时,亲人不可号哭,先由阴阳先生 用罗盘测定山向,而后将细席、棺柩和明器等依次放入墓坑中。同时丧家在 墓旁将死者生前所用衣物、随葬的花圈和纸扎等点火焚化。
  再由孝子象征性 地掘土三次填墓,然后众人举锹扬土,掩埋成坟,并立碑树幡。其中树植迎 魂幡颇有讲究,它不是成坟后插上去的,而是在棺柩下放后就植立于墓坑中, 随着扬土填墓的同时,由孝子从积土中往上提幡三次,同时还要口念“某某 某,你出来吧”之类的词。
  这种仪式寓意在于生者以幡为导,希望死者的灵 魂能从地下顺利地出来,这也是引魂幡名称的来历之一吧。积土成坟后,孝 子们跪于坟前,三拜。丧家亲人们开始号啕大哭,捶胸顿足,极尽其哀。礼 毕,送葬队伍从墓地返回,在回家路上,孝子们要一再地返回身子,向坟墓 方向痛哭数次,称作“反哭”,当天正午,丧家要在家中举办正式的宴席,向 送殡的亲友等人致谢。
  宴后,孝子将亲友们一一送走,长辈者还要行跪礼送 别。至此,下葬之礼才算告一段落。 上面所述是传统民间土葬下葬礼俗的大致情况,其实历代各地还存在许 多其他的习俗。如有的地方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 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严禁回头探视。
   否则不吉。此忌本是一种节哀之举,但与上面说的回视墓地的反哭尽哀相悖 离,说明从先秦开始的反哭礼在后代发生了逆变。但不管下葬礼俗有多少历 时性或异构性的变化,它们都反映了传统社会丧葬礼俗中生者对于死者的沉 痛哀悼和美好祝愿。

知识推荐

高优知识网——分享有用的生活百科,一起学习优秀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44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3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gaoyou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