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学习有用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日常百科校园生活教育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东北易帜有什么意义(什么叫东北易帜?)

发布时间:2023-07-17 16:41责任编辑:汤大明关键词:意义

东北易帜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张学良在东北改换旗帜,表示归附南京政府领导。

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东北各省同时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政治转向事件。

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意义: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上的统一。

东北易帜什么意思

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这标志着北伐战争的结束,民族政府完成了“形式统一”,北洋政府正式结束。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此外,当时外蒙古仍被苏联占领,前北洋政府只在西藏设立办事处,没有实际管辖权,也没有军队。

扩展资料:

东北易帜的背景:

在张学良东北统治初期,日本人没有认真对待张学良。当时,担任张学良军事顾问的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起草了一份计划,使张学良在东北成为皇帝,并在东北扮演日本统治的傀儡。

出乎意料的是,当把这份精心策划的文件寄给张学良时,张学良当面问土肥原贤二,为什么让自己当满洲皇帝,碰了一鼻子灰的土肥原说不出一句话,只好夹起皮包,悻悻而去。

后来,张学良向日军参谋部要求调走土肥原贤二,但回答是:“这个顾问是日本政府派来的,无权调走。”这惹得张学良满腔怒火。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地区改制,隶属于国家政府领导。国民政府正式实现了统一。当时,在东北有不少日本间谍,但事先对此事却毫无察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易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姑屯事件

东北易帜的历史意义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

国民 *** 至此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张作霖被炸死后,东三省议会于1928年7月2日一致推举张学良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

7月4日,张学良正式主政东北。

他受命于危难之时,集国难家仇、内忧外患于一身,面临的军政形势十分险恶。

日本要他实行"自治",扬言如蔑视日本警告,日本将自由行动;南京国民革命军则敦促他早日易帜,实现全国统一。

由于张学良将军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在当时全国各地高涨的反日浪潮推动下,于1928年12月29日,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 *** ",以 *** 旗替换五色旗。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东北易帜"。

张学良将军当天向全世界通电,宣布这一消息,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

国民 *** 至此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扩展资料: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返沈阳,受到张作相等宿将拥护,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成为东北政治、军事和社会集团主帅,主掌东北兵权。

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革命军宣告停战,表明不会干涉“重新统一”的任务,而日本则不满其做法,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派遣特使林权助与张学良要求满洲独立,但张学良立即拒绝日方要求,转投国民革命军。

同年7月3日,蒋方至北京与奉系的代表会面,商讨和平解决方案。

1928年12月29日,奉系张学良改五色旗为 *** 满地红旗,东四省易帜,通电服从南京国民 *** 领导。

全国统一宣告完成。

两日后,依照先前谈判条件,国民 *** 命张学良为东北军政领袖。

东北易帜从1928年6月开始酝酿,到同年12月最终实现,前后长6个月的时间。

官方给出的说法是由于日军的横加干涉和多方利益协调问题,东北易帜进程被一再拖延。

其实在中原大战之时,交战双方都已经打到了打不下去的地步,而当时的东北王张学良坐拥30多万当时中国最精锐的军队,只要他发一个通电,声明支持谁,谁就可以轻松胜出,所以双方都开始了争夺张学良这条大腿的“大战”。

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一派和蒋介石一派都派出了谋士和张学良接触,都劝说张学良加入自己一派,可是阎冯李一派太穷,开不起价。

三人中最有钱的阎锡山也不舍得花钱,而蒋介石派出的大谋士吴铁城则给张学良开出了1500万大洋的天价,张学良当时就决定倒向蒋介石。

可是蒋介石当时也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只好先支付500万的定金,剩下的慢慢给。

张学良当时就撂挑子不干,不见现钱绝不答应。

可是蒋介石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张学良灵机一动,要求将天津海关的关税权归自己管,天津海关当时是中国最大的海关,收入可想而知。

可是天津海关是蒋介石大舅哥宋子文的家当,宋子文坚决不干。

张学良又提出将黄河以北的平汉(北京到武汉)、平浦(北京到南京)、平绥(北京到归绥)三条铁路的路权给自己。

这三条铁路也是绝对的肥肉,一天收入就将近3万块大洋。

当时的铁道部长是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孙科也是坚决反对,不干,但相对于宋子文,蒋介石权衡,还是驳了孙科的面子,答应了张学良。

随后,张学良通电全国,支持蒋介石中原,东北军入关,中原大战也以蒋介石胜利而告终。

原本割据关外的张学良,自此与蒋中正关系紧密,后参加了中原大战,进兵山海关,支持蒋中正的中央军,打败了阎锡山、冯玉祥的反蒋联军。

张学良也因此役而获得了华北的大范围治权,包括平、津、冀、豫、鲁、晋部份的征税、驻军、以及人事任命权等行政权力,成为当时仅次于蒋中正的中国实权第二号军事人物。

知识推荐

高优知识网——分享有用的生活百科,一起学习优秀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44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3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gaoyou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