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学习有用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日常百科校园生活教育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包含许世友上将的词条

发布时间:2023-07-24 07:55责任编辑:秦小芳关键词:许世友,词条

许士友是什么军衔?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 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

许世友上将到底哪里人?

许世友上将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人。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岁。

上将许世友死于什么病

肝癌

1985年9月初,南京军区总医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特别医疗小组进驻中山陵8号,对许世友实施系统性的监护治疗。然而,病情丝毫不见好转,反而更加严重。 肝癌所造成的巨大疼痛,残酷地折磨着许世友。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病逝,享年80岁。

1985年春节前夕,许世友感到腹部时时胀痛,他总是咬着牙忍着,没有当回事儿。不仅如此,他还不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知道,以免大家认为他“身体不行”。 3月的一天,许世友到上海华东医院去作例行体检时,被查出肝癌。

扩展资料:

许世友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上将许世友:一个特殊的将军,去世后获特殊待遇

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驰骋沙场,戎马半生,立下不朽的功勋。他们的出身、经历、性格都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很多也被后人津津乐道。在这些将领中,许世友将军无疑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位。邓小平同志曾经高度评价许世友,说他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许世友将军到底有哪些特殊之处呢?

一,武功精湛

在我军一千余名开国将领中,有不少人有武术功底,而像许世友那样武功高超的,却是凤毛麟角。许世友幼年家境贫寒,有一次机缘巧合,遇到一位云游的少林武僧并拜为师。在征得家人同意后,许世友到了少林寺,做了一名杂役,并在师傅的精心传授下,刻苦习练了8年的少林功夫,软硬轻功,无所不能。许世友参加革命后,凭借着一身真功夫,很快成为敢死队长。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杀得兴起直接抡刀与敌人肉搏,无数敌军都死在他的大刀之下。要是许将军生在古代,绝对也是一位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许世友后来成长为高级将领,他的指挥作战风格也是多以勇猛著称,而谋略稍显不足。加上他皮肤黝黑而又脾气暴躁、性如烈火,因此有人把他比喻成“猛张飞”和“活李逵”

二,酒量如海

许世友的海量在全军中是出了名的,饮酒也成了他一生的爱好,可以说是嗜酒如命。他曾有句名言:冷酒伤肺,热酒伤肝,没酒伤心。在红军时期,作为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每次行军,都有专门的挑夫为他带着酒。其他将领不服气,为什么只有许世友可以喝酒,别人不能喝?政委陈昌浩说道:“你们谁有许世友酒量大,也可以喝酒。”众将领都默不作声了。许世友虽然爱喝酒,但是从没有像张飞一样喝酒误事。他曾向毛主席做过“三不喝”保证:战前布阵不喝,战斗打响不喝,打败仗不喝。如果取得胜利,他一定会畅饮一顿。建国后,许世友做了南京军区司令员,工作之余,和众部下、战友喝酒便是家常便饭,为此大家都没少吃苦头。每逢喝酒都会被他以各种理由劝酒,谁也没有他的酒量大,一个个都被灌得大醉,以至于后来大家跟许世友吃饭喝酒都发怵。周总理听说此事后非常生气,就想找机会教育一下许世友。有一次许世友到北京开会,总理特意邀请他吃饭,席间两人比试酒量。三瓶茅台酒入肚,许世友已经支撑不住,整个人滑到桌子下面,而周总理却没有醉意。许世友彻底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敢在酒桌上灌别人酒了。

三,跪拜毛主席

1937年3月,我党在延安展开了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罪行的批判,在执行过程中波及到四方面军一些高级将领。许世友内心很委屈,认为是在对四方面军进行报复,为此他暗中联合一些人,准备逃回四川打游击,不料计划败露被抓。鉴于许世友逃跑性质恶劣,边区法院决定对他处以枪决。毛主席感到事态严重,关键时刻行使了否决权,救下许世友,并两次到关押处看望他,对他语重心长地说:“世友同志,你在前方打了很多仗,吃了很多苦,我向你表示敬意。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是党的干部,不是张国焘的干部。张国焘搞分裂给红军带来巨大损失,他犯的错误应该由他自己承担,和你们没有关系。”经过开导,许世友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为自己的鲁莽行为深感自责,对毛主席的宽宏大量和平易近人由衷钦佩。这个耿直豪爽的汉子眼含热泪,“扑通”一声跪倒在毛主席面前。从此以后,许世友赤胆忠心追随毛主席,带领部队南征北战,为革命立下卓越功勋,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到了晚年,常跟别人说起,自己所取得的成就,都归功于毛主席的教导,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他的今天。

四,要求土葬

1956年,中央发起高级干部去世后实行火葬的倡议,毛主席带头签字。但是倡议书传到许世友那里,他却拒绝签字。许世友找到毛主席,说自己年轻时就参加革命,未曾在母亲身边尽孝,希望去世后能够葬在父母身边,弥补生前缺憾。毛主席考虑许世友才刚中年,以后可能会改变想法,所以没有立即表态。但是将军这一念头一直没变。到了1985年,将军病体日益沉重,自感时日不多,于是给中央写信,再次提出土葬的请求。这下可把领导难住了,谁也不敢做主。最后还是邓小平同志拍板同意,鉴于许世友将军的特殊性,特批特办,但是明示“下不为例”。就这样,将军去世后,遵照生前愿望,被埋葬在河南新县老家,长眠在父母身边,实现了他“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夙愿。

纵观许世友将军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在战场上勇猛无敌,屡立大功,名震大别山,转战冀东南,打红胶东半边天;他生性豪爽,洒脱不羁,养猪种田,钓鱼打猎,完全不顾将军形象,真正做到了“活在当下”;他忠心为国,不辞辛劳,年过古稀仍然征战沙场,扬我国威;他孝名远播,生前不能在堂前侍奉母亲,就把大儿子打发回老家代为尽孝,死后则长眠在母亲身边永远陪伴。

谨以此文向许世友将军致敬。

上将许世友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病逝,享年80岁。

知识推荐

高优知识网——分享有用的生活百科,一起学习优秀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44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3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gaoyou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