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铎的资料
吴运铎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是一部在20世纪50年代就脍炙人口的自传体小说,写的是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优秀战士的感人故事。它问世以来,不仅在我国多次再版,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被译成七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这本书的主人公和作者,就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吴运铎。
吴运铎,1917年生,祖籍湖北武汉,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全国抗战爆发后,吴运铎不远千里,奔向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问等职。是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十届执行委员,第三届共青团中央委员。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将他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吴运铎是一名真正把一切献给党的人。离休之后,他应邀担任京、津、沪好几所工读学校的名誉校长、许多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和一些刊物、群众团体的顾问,1991年5月2日于北京病逝。
吴运铎是谁
吴运铎(1917年1月17日—1991年5月2日),男,祖籍湖北省武汉市,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
吴运铎是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前苏联人民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1991年,吴运铎被命名为全国自强模范。2009年,吴运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19年9月25日,吴运铎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1991年5月2日,吴运铎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吴运铎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个人著作:
吴运铎曾写下《劳动的开端》(吴运铎小时写过《劳动的开端》,此文章被选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10册第六单元劳动)。
著有传记文学《把一切献给党》(1953年)、《谈青少年道德修养》(1980年)、《人生絮语》、《十老叮咛》等。
人物评价:
吴运铎主持无后坐力炮、高射炮、迫击炮和轻武器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并且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年青的兵工专家,为国防现代化和改善我军装备作出了贡献。(湖北日报评)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的赤子之心,将永远闪烁着灿烂的光辉,成为兵器工业薪火相传的“根”和“魂”。自参加革命之日起,吴运铎就把献身党的事业作为毕生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以铮铮铁骨书写了中国革命史和人民兵工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
吴运铎的介绍
吴运铎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曾教育了整整一代人。苏联人民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有"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之称的是谁
有“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之称的人是吴运铎。他是新中国第一工人作家、也是个新中国军工事业的开拓者。他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12岁当过矿工。
1938年参加新四军。从事军械修理和制造。他冒着生命危险做各种炸弹、地雷的试制实验。多次负伤。他的左眼被炸瞎、左手的四个指头被炸掉。
解放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小说《把一切献给党》1953年出版。在中国引起广泛、强烈的反响。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扩展资料:
吴运铎主要贡献:
1938年9月,吴运铎转辗到皖南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并在军司令部修械所工作。在革命队伍中,吴运铎读完了中学课程,并自修了机械制造专业理论。他先后在新四军二师军械制造厂和新四军兵工厂担任技术员、副厂长和厂长。
当时条件十分困难,一无资料,二无材料,为了供应前方的军需,吴运铎毅然挑起了重担。在占庙中,将大殿当生产车间,配殿当修枪厂,用简陋的设备研制出杀伤力很强的枪榴弹和发射架。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消灭敌人的作用。
为研制子弹,在敌人重重封锁下,火药原料是找不到的,吴运铎只好去找代用品。想方设法将红头火柴的头刮下来,用酒精泡开,制成火药。
没有酒精,就用老烧酒、蒸馏后,代替酒精使用。因为火柴头爆炸力太强,他就用锅灶上的烟锅子掺在一起,配成合用的火药。后来红头火柴用量大,根据地又供应不上,就从药店里买来雄黄和洋硝,混合配制,才解决了难题。
吴运铎的简介
吴运铎(1917年1月17日—1991年5月2日),男,祖籍湖北省武汉市,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吴运铎是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1949年12月,组织送吴运铎到苏联去诊治眼睛。在莫斯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听到了吴运铎的英雄事迹,特地到医院看望他。苏联医生对这位“中国保尔”十分崇敬,经过悉心治疗,吴运铎的部分视力得到恢复,于1950年回国。
1950年,吴运铎参加俄罗斯莫斯科五一节观礼,在红场见到了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回国后,曾任湖南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局重工业部兵工局副局长。
1951年10月,吴运铎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将他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并参加十一国庆典礼,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
1952年,吴运铎出版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发行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总共出版七百多万册,被译成俄文、乌克兰文、蒙古文、朝鲜文、日文、英文,在许多国家发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运铎
吴运锋有什么的精神?
吴运铎精神也被称为保尔精神。之所以称为保尔精神,是因为人们认为吴运铎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认为他与保尔的精神很像。吴运铎用自己顽强的毅甚至是生命为兵工厂的事业奋斗终身,为新中国的解放立下了功勋。吴运铎对党和人民是忠诚的,在祖国需要时,他便毫无保留地给予,将自己整个人的精力都投入到应有的实践中去。
吴运铎精神是对学习的执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吴运铎提倡取消一切消极悲观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吴运铎还认为人们应该自食其力,并且要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用饱满的热情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不负国家与人民的重托。
扩展资料
吴运铎精神包含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正能量充足的精神,吴运铎认为人们应该充满斗志,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满腔热血。总体来说,吴运铎精神包含了崇高信念、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忠诚忘己等高贵的品格。吴运铎的一生都是光辉的,他的人生充满了豪情壮志,这种精神始终是后人借鉴的好榜样,吴运铎精神永远影响着一大批的国人,激励他们不断前行。
这些精神不正是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嘛,这与不正是我们企业所需要的嘛。学习吴运铎精神,学习吴运铎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