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廖添丁的剧情简介
讲述的是日治时代的台湾,台湾人民处於水深火热之中,此时有一个叫做廖添丁的义侠,他拥有一身的好武艺,专杀日本官、劫日本人的钱库,劫富济贫的英勇事迹。
青年廖添福、廖添丁是一对孪生兄弟,同样有著一身好功夫。从事布商生意的哥哥,表面上与日本警察厅长、台北商会会长结交,暗地里却化身为义侠『玉兰花』劫富济贫。由於他功夫深厚,并能飞檐走壁、令警方大为头痛,於是警察高层将此案交由巡查小金土太郎专案追缉。
玉兰花虽武艺不凡,但不小心中了警方的圈套,虽能脱身,可是左脸却遭划伤;为了避免穿帮,紧急通知在歌仔戏戏班的弟弟廖添丁代替他出席警察厅长的宴会。(警方早已怀疑廖添福为玉兰花)
廖添丁的功夫不输给其兄长,且擅於伪装、能化身为千面人。兄弟两人同样的嫉恶如仇,廖添丁就此与义侠玉兰花划上等号。(每当行动完,总会在现场留下一朵玉兰花)
一位台湾英雄的成长史。
廖添丁生平介绍?拜托各位了 3Q
廖添丁(1883年—1907年11月18日)是台湾日治时期的一位知名的江湖人物,后来演变为台湾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以下分为史实及传说两部份介绍: 史实 根据翁慧雯(1999)之研究,廖添丁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台中大度上堡秀水庄人,八岁时父亲过世,母亲改嫁,由其姑妈抚养成人。十八岁开始犯案,明治三十五年(公元一九○二年)因窃盗三犯付台中地方法院,遭重禁锢十个月又十五天。明治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廖又有多次窃盗记录,并因此被逮捕,其后在同年出狱。明治四十二年八月廖因犯下偷窃警枪弹药及佩剑案,开始引起警方的极度重视,至此开始到明治四十二年十一月遇害为止,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其犯下的重大刑案包括:林本源家抢案、基隆枪杀密探陈良久案、八里坌堡五股坑庄保正李红家抢案。这段期间可以说是廖添丁活动力最强、犯罪率及知名度最高的时期。其活动范围以台中、台北、基隆、桃园为主要地点。依廖添丁及台湾日据时期重要事项、年份归纳整理于下表: 1883 光绪9年 明治16年 农历4月15日,廖添丁出生,本籍地为台中厅大度上堡秀水庄191番地,亦即现在的台中县清水镇秀水里的海滨路旁 1891 光绪17年 明治24年 廖添丁8岁丧父,母亲改嫁,由姑妈抚养长大。 1895 光绪21年 明治28年 清廷与日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澎等地给予日本政府。任命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为首任台湾总督。 1896年 光绪22年 明治29年 6月2日,陆军中将桂太郎任命第二任台台湾总督,四个月后辞职。后由陆军中将乃木希典接任第三任台湾总督。 1898年 光绪24年 明治31年 2月26日,陆军大将儿玉源太郎接任第四任总督。 1902年 光绪28年 明治35年 廖因窃盗三犯付台中地方法院,遭重禁锢十个月又十五天。 1904年 光绪30年 明治37年 廖伙同板桥人张富抢劫茶商,警方围捕时廖持菜刀拒捕却误伤同伙张富,独自脱逃后还带了大稻埕歌妓阿乖跑到台中厅藏匿。 1905年 光绪31年 明治38年 廖因抢夺富商而被捕入狱。 1906年 光绪32年 明治39年 陆军大将佐久间左马太接任第五任台湾总督。 ……… 其间廖有多次窃盗、入狱之记录。 1909年 宣统元年 明治42年 3月8日:为廖最后一次服刑出狱时间。 7月21日:士林街茶商王文长金库抢案。 8月19日:台北厅大稻埕屠兽场警察厅宿舍日新街派出所警枪弹药与佩刀被窃案。 8月20日:大稻埕富商林本源家枪案。 9月5日:日基隆厅枪杀密探陈良九命案。 11月4日:八里五股坑庄保正李红抢案。 11月18日:遭友人杨琳击毙于台北县八里乡老坑猴洞内。得年27岁。 民间传说 根据台湾讲古名人吴乐天(1987)的著作,廖添丁并非一般的流氓无赖,而是一名具有抗日思想的知识分子。廖添丁自小无母,在十七岁时寻得其父,但四个月后父亲又因病逝世,自此成为孤儿。另一名主要角色红龟仔则是来自香港的扒手,因缘际会下与廖添丁相识并结拜兄弟,在整个故事中皆与廖添丁同进共出。在吴乐天的刻画下,廖添丁的传奇故事经常与其它同时期台湾地方传说、实史穿凿附会并加以夸大渲染,例如故事廖添丁曾帮助余清芳护送起义用的枪枝;保护台湾米酒配方所有人徐祥教授,至台北会见美国领事;公然向总督府下战帖,盗取台湾总督官印;仗义资助吴郭鱼培育者吴郭清;甚至西螺七嵌故事中的阿善师也与廖添丁有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根据八里地方耆老口述汇之「廖公添丁神传」,廖添丁年少时常与身怀奇技、武艺高超者为伴,因此习得一身武艺。一次因地方保正藉势敛财,廖添丁不畏恶势,出面指摘,因而得罪保正,保正决定除掉廖添丁。于是计诱廖添丁,并向日本官署罗织罪行,指控廖添丁为乱党,导致廖添成为日本政府追缉对象,而廖添丁的母亲亦因此遭日本人折磨至死。廖添丁家破人亡,加上四处躲避日本人追缉,为日后的秘密抗日埋下伏笔。廖添丁流亡北部期间,只要遇到日本殖民者及其御用绅士欺压平常百姓,就会挺身而出加以干涉,其后甚至组织抗日团体,与日本殖民政府作对。虽然廖添丁以高超武艺及反应迅速,在日方一次次追缉中多次逢凶化吉,但最后仍在二十七岁时,遭友人杨琳击毙于八里一处猴洞内。 小结 比对上述对廖添丁各种不同的描述,将发现民间流传的传说与史实考证有着许多差异。在史实考证下,廖添丁仅止于一个窃盗及杀人犯,并非所谓的抗日罪徒类或思想犯,换言之,廖添丁的犯案性质为单纯的社会刑事案件,而非带有政治性或思想的抗日事件。而在民间传说中,廖添丁则是一位行侠仗义,扶弱济贫的抗日英雄;然而此抗日英雄的形象是较符合目前台湾民间社会集体性文化记忆中的廖添丁。翁慧雯(1999)曾指出:「民国五十九年起,台湾历经接连不断的巨变,保钓运动、台湾退出联合国、台美断交等等,激发出知识青年强烈的反抗帝国主义与救亡图存的思潮,影响所及在文学、美术等领域里纷纷出现民族意识或本意识浓厚的论述,政治上则要求民主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吴乐天口中所描绘的行侠仗义与抗日民族英雄廖添丁,正好满足民众反美日等帝国主义。」
廖添丁是何人??
义贼廖添丁的故事
在日据时代,台湾的老百姓时常受到日本人的欺侮,及许多不平等的对待,当时,有些行侠仗义的抗日份子,挺身而出为台湾人出气,其中最为人传颂者则是廖添丁的事迹。 廖添丁是生长在台湾中部的一个小村庄,父母很早就过世,所以他以帮人家打杂过日子,空闲时候则跟著庙里的老伯学习武艺,故练就一身好功夫。 有一天,廖添丁正准备干活时,从远处传来吵杂声, 好奇的他於是爬上了一颗视线不错的大树,一探究竟,只看到日本警察押了三名到警察部长公馆行窃的犯人,到了广场前,排成一列,并语带恐吓的说:「谁要是想做抗日份子,就会遭受和他们一样的下场。」,说完并下令砍头,在四周围观的群众只能敢怒不敢言地不停的叹息、哭泣。
看到此番光景,愤怒的他从口袋掏出一块石头,朝著一名日本警察的头部丢了过去,顿时血流满身。随即廖添丁也被警察下令,全力逮捕。闯了大祸的廖添丁,来到台北避难,看到城内满眼都是各式各样的店铺、小吃摊位,肚子老早就饿得咕噜咕噜叫,然而匆忙离家,身无分银,要怎麼办才好呢?这时,看到不远处有栋日式洋房,於是趁四下无人之际,翻墙进去偷了一个钱包。当他准备大吃一顿时,看见街角有对瘦骨嶙峋的母子正向路人乞食,不忍心的只好将偷来的钱包给了他们,同时亦在心中起了一个念头「日本人只会欺压我们台湾的老百姓,从今我要偷取日本人的钱来救济需要帮助的台湾人。」 从此廖添丁的义行,慢慢传开来了,相对的,日本警察也对他胆大包天的行径感到不耐,开始对他展开全面的围捕。
就在此际,总督大人的官印不见了,有人告诉总督,这种通天的本领只有廖添丁才办得到,总督一听於是下令,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廖添丁捉拿到案。
首先台北各城门被警察严密监控,且於各个大街小巷做全面的搜查,又怕廖添丁由淡水河搭船逃走,亦派人看守著。果然,有天晚上廖添丁出现在淡水河口,被埋伏的警察发现,进行围捕,廖添丁在逃脱的过程中,不幸中弹,他忍痛跳入淡水河,奋力的往对岸游去,而岸上的日本警察只能眼睁睁地看他脱逃。终於廖添丁在八里爬上了岸,然而身负枪伤的他,禁不起伤口的溃烂,几天后,尸体被人在八里的观音山发现,享年才二十七岁。
为了纪念他劫富济贫的义行,后人在淡水八里盖了一座义贼廖添丁的庙,以供人悼念。
廖添丁邮票找不到
没有发行廖添丁的邮票。
廖添丁(1883年5月21日-1909年11月18日)是台湾日据时期的一位知名的江湖人,他拥有一身的好武艺,专杀日本官、劫日本人的钱库,劫富济贫,后来演变为台湾民间故事中的抗日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