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是不是在找关于蔺市镇或者(蔺市镇的知识普及)这类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的同事,沟通了很长一段时间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蔺市镇(蔺市镇的知识普及)的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对“蔺市镇(蔺市镇的知识普及)”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摘要:
蔺市镇位于涪陵城西郊,地处长江南岸。全镇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总2.5万人。有耕地56754亩,海拔156—872米之间,其中156—650米为半坡地,650—872米为坪上低山浅丘地带。土壤以棕紫泥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水……
本文标题:
蔺市镇(蔺市镇的知识普及)
正文内容:
蔺市镇位于涪陵城西郊,地处长江南岸。全镇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总2.5万人。有耕地56754亩,海拔156—872米之间,其中156—650米为半坡地,650—872米为坪上低山浅丘地带。土壤以棕紫泥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蚕桑、蔬菜、榨菜、茶叶、水果等。蔺市镇是重庆市十大文明古镇之一。境内从出土的蔺市殷商遗址中可考证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历来是涪陵的重要集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交通方便,商贾云集,经济活跃。清朝曾被朝廷命名为“君子镇”。1983年被四川省命名为“省级文明镇”,1995年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先进乡镇”,1996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称号。2000年被涪陵区命名为“区级文化先进镇”。2001年被重庆市评为“三峡库区迁建保护传统风格风貌镇”
中文名:蔺市镇
行政代码:500102126
身份证前6位:500102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8000
隶属政区:涪陵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渝G
辖区面积:54km2
人口数量:约2.5万人
人口密度:463人/km2
方言:重庆话
位置:涪陵区西部
下辖地区:21个村,3个居委会
1、地方简介蔺市镇位于涪陵城西郊,地处长江南岸。距涪陵城区20公里,渝怀铁路、渝巴路横贯全境。东邻龙桥镇、马武镇,南连青羊镇,西接新妙镇、石沱镇,北抵长江。全镇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总2.5万人。有耕地56754亩,海拔156—872米之间,其中156—650米为半坡地,650—872米为坪上低山浅丘地带。土壤以棕紫泥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蚕桑、蔬菜、榨菜、茶叶、水果等。乡镇企业以房地产、建筑业、造船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运输业为主。
2、建置沿革汉代,境域属巴郡枳县黎乡。
宋代,属涪州涪陵县临江镇,已有“蔺市”之名。
明代,属州蔺市里地。
清代,属涪州长滩里;清末,属涪州第三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涪陵县第三区。
1950年初,分属蔺市镇及堡子乡、五马乡。
1992年,五马乡、堡子乡、龙泉乡合并置堡子镇。
3、行政区划蔺市镇区划
500102126001121团结居委会
500102126201122梧桐村
500102126202220三窍村
500102126203220千秋村
500102126204220酒井村
500102126205220光明村
500102126206220歇凉村
500102126207220烈火村
500102126208220天府村
500102126209122青春村
500102126210220富广村
500102126211220长益村
500102126212220大山村
500102126213220太和村
4、地方人口蔺市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5011
男12713
女12298
家庭户户数7844
家庭户总人口(总)23646
家庭户男11980
家庭户女11666
0-14岁(总)4887
0-14岁男2516
0-14岁女2371
15-64岁(总)17741
15-64岁男9088
15-64岁女8653
65岁及以上(总)2383
65岁及以上男1109
65岁及以上女127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3698
5、经济发展蔺市镇是重庆市十大文明古镇之一。境内从出土的蔺市殷商遗址中可考证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历来是涪陵的重要集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交通方便,商贾云集,经济活跃。清朝曾被朝廷命名为“君子镇”。1983年被四川省命名为“省级文明镇”,1995年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先进乡镇”,1996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称号。2000年被涪陵区命名为“区级文化先进镇”。2001年被重庆市评为“三峡库区迁建保护传统风格风貌镇”;2002年至今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最佳区级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区级文明场镇”;2007年2月被市委市府命名市级文明村镇;2008年被评为创建国家文明村镇先进单位。
6、城镇建设蔺市镇目前正以移民迁建和美心集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旅游、工业、农业三大产业,按照“三大组团、六大片区”的功能规划,通过5年的努力,把蔺市建设成为“经济强镇、旅游大镇、农业特色镇、城乡统筹示范镇”和三峡库区人居环境最优的滨江小城市。
旅游资源
蔺市镇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殷实。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历史文化景观众多,可供旅游开发和利用的有:东方剑齿象化石遗址、凤阳新石器-殷商遗址、战国至两汉墓群、倒向屋基宋墓群、龙门大桥、安澜古桥、凤阳桥、龙济桥、锁南桥、稽麻桥、“冰雪盟心”题刻、夏氏节孝坊、千手观音、白玉碑朱书题记。民居有:雷家大院、云家湾、冉家大院、鲁家院子、陈家院子、奚家院子、何家院子、蒋家院子、蔺家院子、文庙、山王庙、报本祠、上大夫第、大屋基碉楼、状元堡、四方井、四坪寨、郑光宗革命烈士陵园、张光凭革命烈士陵园等。
蔺市镇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有风景秀美的梨香溪、中西合璧的红酒小镇、100多平方公里的坪上田园自然风光,流传至今的龙舞、评书、戏曲以及特醋、油醪糟等民俗民风传统工艺、小吃33种。近年来,严格按《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三峡库区迁建保护传统风貌镇保护与发展规划》、《涪陵区蔺市镇梨香溪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要求实施,对景区道路、古建筑、古街道、综合管网等进行改造维护,并成立了名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名镇管理委员会,并成立名镇旅游接待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与一技接待能力较强的导游队伍,目前年接待游客在35万人次左右。
基础设施
蔺市镇东距涪陵20公里,西至重庆市区64公里,渝怀铁路一、二线;沿江高速公路、103省道横贯全境,另外有县道公路44公里镇道、公路51公里、村道路159公里、社道路285.9公里,路网结构合理,道路畅通,交通便利。
2007年—2011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8亿元,完成公共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完成生产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生活用房174424平方米,建设道路总面积16万平方米,栽植各种景观树种36万棵,新增和改造绿地10328平方米,名镇建设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名镇综合服务功能及配套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
近年来,蔺市镇通过争取上级补助和本级财政自筹等措施,参照市级中心镇“561”标准,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打造特色风貌,目前,“五个一”项目中完成了3个5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市民广场、一条宽10米、长6.2公里绕城公路、一座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一座日处理1200吨的污水处理厂、一个涵盖镇区、运行良好的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等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六个一”项目中“一个完善的镇级卫生服务体系、一个镇级卫生院、一个社区一个服务中心、一个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一所具有集中赡养250人以上规模的敬老院、一个1500平方米的品牌连锁超市。
7、附近景点涪陵石夹沟
石夹沟景区位于涪陵区东南约45公里的武陵山乡(原龙塘乡)境内,平均海拔约1500米,属著名的武陵山脉西南段,面积约30平方公里。景区山势奇峻多姿,原生植被丰富,种类繁多;空气清新宜人,生态环境极其优良,完全可以媲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胜境。山、林、泉、洞、瀑、湖、潭、峡、坑一应俱全,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十里大峡谷雄阔壮美,谷底奇石叠垒,溪流淙淙;千尺三叠瀑直挂绝岭,飞泻而下,气势壮观;蜿蜒一千六百多米的青天峡地缝冠绝天下,两壁峭崖仅隔数尺,直插云端。探步其间,神摄气敛,幽谧古奇之感顿生。一路行来,奇观胜景又何止于数;刀削斧劈,薄如纸翼的五座石峰,突兀而起,名之:如来神掌;绝壁相对,仅数尺狭缝,栈道嵌壁,碧潭盈底,称之:石夹门;壁立千仞,岩面细缝排步,状似卷册,字之:万卷书。情人谷,忘忧谷,碧玉潭,水晶湖,舍身崖,灯杆石,老君崖,一线天,万丈坑,五猴下山,石夹云海,鳄鱼出水,别有洞天,绿色长廊,移步换景,数不胜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春来万木竞绿,金秋层林尽染,盛夏清凉,入冬银妆素裹。好一处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这就是迷人的石夹沟。
白鹤梁水下石铭
白鹤梁水下石铭位于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
题刻、图像断续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197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涪陵石鱼题刻》为题,向大会提交报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遂得到世界公认。白鹤梁上的石鱼石刻,不但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还有“石鱼出水兆丰年”和“年年有余(鱼)”之意。因此,古人在白鹤梁上刻有“枯水季节,若石鱼出水面,则兆年丰千年如许”的石刻题记。白鹤梁上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
重庆涪陵御泉河
御泉河旅游景区位于涪陵城东南19公里,距重庆市区128公里,全线由高速公路和水泥硬化路面相连,自驾车2小时可到达,是会议、休闲、旅游、渡假的好去处。汽车驶过涪陵乌江大桥,约30分钟,便进入了绵延10余公里的御泉河景区。御泉河旅游景区属千里乌江一脉,这里山青水碧、空气清新,峡谷原始植被茂密,河岸悬崖峭壁,古代巴人遗迹众多。4公里长的古峡故道经拓宽加固,使昔日陡峭难行的河谷两岸变为通途。徜徉古峡故道,既可回归自然,观景休闲,又可追思巴渝先祖繁衍生息的艰难,圆一次寻根之梦。
8、地方特产渝东黑山羊
渝东黑山羊属肉皮兼用型地方优良山羊品种,2001年被收录入《全国畜禽品种引种指南》,2006年5月通过原重庆市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底渝东黑山羊资源保种场在涪陵建立,2009年5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羊专委会现场审定,2009年10月15日农业部第1278号令公告正式成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
渝东黑山羊分布于武陵山系山脉的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以及周边的黔江区、彭水县、酉阳县和贵州省少数区县。据2008年调查,重庆市存栏渝东黑山羊13.40万只,基础种羊群6.03万只,其中能繁殖母羊3.89万只、种用公羊0.31万只。
涪陵龙眼
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之冬无严寒,是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难得的一块晚熟龙眼生产宝地,三峡工程蓄水后,涪陵区沿江区域龙眼种植条件变得更加优越。依靠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2007年,当地成功培育出了“涪陵黄壳龙眼”,并荣获重庆市优良龙眼品种称号。
涪陵黑猪
涪陵黑猪是重庆少有的优质土猪,是地方保护品种,常年散牧放养在1500米海拔的大木山上。通过纯粮食加青饲料喂养,出栏时间一年以上,体重可达150—200斤。猪只饮用高山深处山泉水,呼吸着大山深处的纯净氧气,快乐的生长在天然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漫步、玩耍、采食。这样的猪肉烹煮后,能保留原有肉质的口感,肉香、肉嫩、有嚼劲、肥而不腻!让您找到30年前吃肉的感觉。并且营养十分丰富。
结束语:
以上内容就是蔺市镇的知识普及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蔺市镇的相关知识,请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