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张士诚的简介?
张士诚(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元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境)人。原名九四。元朝末年江浙地区割据势力。
张士诚出身盐贩,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与弟弟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克兴化。五月,克高邮。次年正月,称诚王,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至正十五年(1355年),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克常熟。
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定都平江(今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次年八月,降元,受封为太尉,割据浙西。此后六年间,逐年向元输纳漕粮。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春,遣吕珍攻安丰,逼走韩林儿、刘福通。九月,称吴王,停供漕粮。与朱元璋战,屡败。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平江城破,被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自缢死,时年四十七岁。
扩展资料
经济
张士诚派军队与当地农民一起,开垦隆平府城外的南园和北园两片荒地,全部种植粮食作物,并减免当地农民一年的赋税;大周政权取消了农民拖欠元政府的所有赋税,并把当年四成赋税返还给农民,把地主和富户的粮食衣物赐给贫民和老年人;
在郡和县两级行政区分别设立劝农使和劝农慰,带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在隆平府,张士诚命人把承天寺的铜佛融化,铸造“天佑通宝”,取代元顺帝发行的至正钞在江浙地区流通,有效地稳定了江浙地区的物价和市场。张士诚的一系列鼓励农桑的措施使江浙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地流民纷纷返乡,重建家园。
张士诚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为什么宁愿自缢也不投降?
张士诚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从私盐贩子出生,到成为了元末第三大割据势力,仅次于陈友谅、朱元璋,最终被朱元璋大败,在朱元璋多次派人劝降之后,拒不投降,被俘后自杀而亡。张士诚之所以宁愿自缢也不投降是因为其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
张士诚是元朝末年起义军首领之一,本身是私盐贩子,后跟其两个弟弟还有李伯升等率领盐丁起义反抗元朝的统治。张士诚这个人有点小富即安的心态,占领高邮后就马上称王,后来投降元朝,割据浙西,后又自称为吴王,多次跟朱元璋战斗,但是都败给了朱元璋。
张士诚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早期贩卖私盐,由于张士诚本人仗义疏财,谁有困难都会慷慨解囊,有求必应,所以在盐民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也正是由于张士诚这种性格,后期有很多人来投靠他,可以说张士诚是标准的英雄豪杰,但是并不是枭雄,不适合统一天下,反而适合当重情重义的武林盟主,在张士诚起义这段时间,对属下也非常宽松,即使战败也从不处罚。
张士诚被朱元璋围困在苏州城时,曾经派人劝降张士诚,但是张士诚并不投降,而且其妻女在破城前夕,自焚于齐云楼,而其两个儿子被藏匿在了民间,张士诚在府邸自杀却被人救了下来,后来被俘虏到了南京城,最终自杀成功,张士诚之所以宁愿自杀也不投降是因为张士诚属于那种有情有义的江湖豪杰,而且张士诚相信就算自己投降了,朱元璋也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当时张士诚的妻女已经因其而死,所以也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
你知道张士诚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为什么宁愿自缢也不投降? 欢迎留言讨论。
张士诚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张士诚(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 [1] ),男,汉族,元泰州白驹场亭人(今盐城大丰区白驹镇 [24] ) [5] 。原名九四。 [2-3] 元朝末年江浙地区割据势力。
张士诚出身盐贩,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与弟弟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克兴化。五月,克高邮。次年正月,在高邮称诚王,在高邮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至正十五年(1355年),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克常熟。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定都平江(今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次年八月,降元,受封为太尉,割据浙西。此后六年间,逐年向元输纳漕粮。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春,遣吕珍攻安丰,逼走韩林儿、刘福通。九月,称吴王,停供漕粮。与朱元璋战,屡败。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平江城破,被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自缢死,时年四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