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县在河北省的大致位置
诸位都听说过著名的涿鹿之战,但未必知道,这个涿鹿县在近代时不叫这个名字。一直到1913年时,这个县还被叫做保安县,而且县治就在今天的涿鹿镇。但是在1914年初,保安县被改名,这是咋回事呢?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建立,新政府开始扫除清朝留下的积弊。此时的国内有100多组的重名县市。1914年1月,朱启钤和熊希龄等历陈同名县市的弊端,并开始推行重名县改名活动。在此背景下,直隶的保安县被改称为了涿鹿县。
朱启钤
直隶的保安州是元朝至元三年,也就是公元1337年由原来奉圣州改称,最初的治所和辖区都在今天的涿鹿县境内。当时这样的州是独立的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到了明太祖洪武年间,保安州一度被废置。明成祖朱棣继位后,朝廷又重新设置了保安州。这个州的建制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期。
朱元璋画像
明朝时的保安州的治所一度在今天的怀来县境内,当时保安州的辖区范围包括了今天的涿鹿县大部以及怀来县和宣化区和今天张家口市区的一部分。康熙年间,州治又迁到了今天的涿鹿县境内。
1913年后,保安州降为了县,这也就是保安县。而此时在陕西地域也有一个保安县。这个保安县的历史比较悠久,正式得名是在金大定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182年,原称保安州。彼时的保安州地处边境,朝廷命名这个新地名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边境安宁。
辛亥革命旧影
到了元朝至元六年也就是1269年时,改保安州为保安县。此时的元王朝地域广大,已经没有必要再在陕西设立专门的军州来进行管辖了,所以保安州的地位下降,改为了保安县。
当时的改名原则是本着谁的历史更悠久就保留谁的旧名。陕西的保安县(州)的得名可以追溯到12世纪,即便是改为县也是在13世纪,比河北境内的保安县要早一些。所以,陕西的保安县保留了旧名,而河北的保安县则以县治中心城镇为名,被改称为了涿鹿县。
到了后世,为了纪念牺牲的红军烈士刘志丹,这个保安县又被改称为了志丹县。志丹县和左权县、黄骅市一样,成了全国少数几个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而设立的县市。当然,保安县改名后,涿鹿县没有再恢复旧名,原因很简单,太折腾,也没有再改名的必要了。
明代宗画像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