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大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怎么看?特别是校园欺凌?
优质回答:
未成年人犯罪我认为就要严重的重视,一个未成年人内心如果都是如此的话,那成年之后又会成什么样子呢,当然,我所说的是犯罪严重的,如果一些小偷小摸的话,就要马上交给司法机关进行教育,家长也要进行良好的教育。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但这也不能成为他们为此而肆无忌惮,法律保护的是鉴于青少年心理发育还未成熟,法律意识淡泊,没有成年人的稳重,所以出台了这项法律。
校园欺凌的话,我认为,学校的老师,学生的家中都要重视,一些同学的冲突是再所难免的,但校园欺凌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一群学生欺负一个学生,长期以往,那个学生会变得怕人,自卑,敏感,甚至是精神上会出现问题,这些就是一个大问题,不仅仅会毁了一个学生,更是毁了一个家庭。
所以,我认为,校园欺凌是要严格管制的,如果出现,就要马上解决,并且要老师家长一起解决,对于受害方给予补偿。严重者,开除学籍,一个人如果真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不会再犯,如果一些学生不能在校尽到一个学生本分,那就不要在学校里,没有一个人是该被人所欺负的,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不能以一句还不懂事就可以打发了吧,那被欺负的同学又当如何呢?
所以,每个人都做好自己,不找事不惹事,加强法律意识,老师和家长要时刻教导孩子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希望校园欺凌可以不再发生。
其他网友回答
给你们看几个事件。
故事一:
2019年10月20日下午,大连10岁女孩王某下了美术班后迟迟未见回家,家人经过多方寻找,在距离家里100多米的草丛里发现了孩子的尸体。
凶手很快就成功抓捕归案,行凶者蔡某把王某骗到家中企图性侵,最终多刀砍死了少女王某。
但因为行凶者蔡某当年才13岁!警方不予追究法律责任,仅仅是收容教养。
故事二:
2012年,湖南衡阳突发的一起特大命案,12岁的男孩肖某,假期寄住在姑姑家,因为抵触姑妈的管教,4月13日下午,放假回到姑姑家,因姑姑不在家,晚餐无着落,心中顿生怨恨,将放学回家的表弟表妹杀害。
随后姑姑回到家,肖某生怕事情泄露,接着将姑姑一并杀害,草率处理现场后逃离家中。
故事三:
山东一对新婚小夫妻的新房里,一伙歹徒入室偷窃,在小夫妻家中喝酒吃饭。看到小夫妻的新婚照片觉得新娘很漂亮,于是蹲点等夫妻二人下班。
晚上七点多夫妻两一到家就被四名歹徒扑倒制服,当着丈夫的面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把他妻子侮辱了八小时!
这还不算完,四人离开前当着妻子的面把丈夫残忍杀害,随后把妻子一并杀害,处理好现场和尸体后离开。
四人被警方抓获时最小的才17岁,用这么极端残忍的害人手段,最后死刑都判不了。
故事四:
2019年1月15日,湖南娄底一名13岁男生捅死12岁同班同学。起因疑是考试后打球引起争执,严某持刀捅伤贺某腹部、背部,多处刀伤,贺某随后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这条处罚规定来看,满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在犯了故意杀人罪时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且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判多少年还要视犯罪情节而定。
另外,未成年人犯罪,就算情节特别严重也不能判处死刑。
从上面的四个案件来看,有蓄意谋害的也有冲动导致的,行凶者蔡某肖某严某未满14周岁,故意杀人后甚至无需负刑事责任。
除了这些特别严重案件,更多大大小小的校园欺凌藏在我们孩子们的学校里。网上随便一搜校园欺凌出来几百上千条词条信息,不禁让人脊背发凉。
这些校园欺凌者自私自利、情绪化、三观未健全、明辨是非能力弱、人云亦云。
一个不顺心就能把同学殴打成重伤,甚至“只是因为在人群中看了一眼”,就能开始殴打别人。
我就在想到底这些阴暗残忍的少年怎么了?谁又能来保护我们的孩子?法律上的约束对于这些未成年的孩子,约束能力实在有限。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1、家庭教育
现在大多数家庭里只有一两个孩子,都是当成宝贝来宠爱了,但是切忌太过于溺爱孩子,注意孩子性格的培养。不要因为太过于溺爱,培养出自私自利的性格,这样孩子一出家门,有点不顺心的事情瞬间情绪爆炸,完全管控不了自己的情绪。长大后也非常容易因为管控不了自己的情绪、冲动做出让自己和家人后悔的事情来。
2 学校教育
学校和家长除了看中孩子的成绩,更应该给对孩子进行宣传普法教育,让孩子从小知法懂法对法律产生敬畏!
思想品德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成绩死记硬背,而是让孩子们能真正了解法律敬畏法律,知道什么事情可以为之,什么事情不可为。
抚养孩子不仅仅是物资方面给他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性格健全的培养,精神层面的培养。学校以及家长更应该注重的是思想道德的教育和行为的管束。
把生命教育普及到位,从植物、动物到人,让孩子对生命产生敬畏,他才会去尊重生命。
3 父母和学校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教育我们的孩子遇到欺凌时要敢于向父母老师甚至警察求助,把伤害降到最小化。
我们不仅要教会我们的孩子不要成为加害的那个人,更重要的是教会他遇到伤害时的应对措施。保护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事情。
其他网友回答
实话实说,未成年犯罪尤其校园霸凌是普遍存在,且长期存在的客观现象。
虽然现如今未成年犯罪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且不能容忍校园霸凌,但是这个现象短期内不会有什么改观。
在龙叔看来,校园霸凌的产生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等综合因素导致。所以简单的处罚霸凌的施暴者根除不了霸凌现象。
社会是个大江湖,校园则是一个小江湖,校园很多现象是社会的折射,大人的世界尚且弱肉强食欺软怕硬,那小孩子的世界自然而然就会折射出欺负同学的校园霸凌。
欧美日韩虽然是发达国家,法制也非常健全,但这些国家校园霸凌现象更严重。
为什么他们社会越发达,校园霸凌现象却越严重呢?这更多的折射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大人的社会霸凌现象更严重,所以小孩子受影响,校园霸凌现象就越突出。
这种现象单纯的靠法律是杜绝不了的。
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下手才行。
大人的世界和谐了,小孩子的世界自然而然就和谐了。
大人的世界弱肉强食欺软怕硬,却希望孩子们的世界和谐美好,那是不可能的。
其他网友回答
校园暴力不是家长:学校能解决的是须要法律的严力打击才能有效:望法律降低未成年人保护法:到12岁:
其他网友回答
落户就要挨打
1、成绩比较好的学校,校园暴力相对少点。所以能让自己孩子上好学校就让孩子上,家长不就是拼命赚钱为了孩子的未来么。
2、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强身健体,锻炼身体,有一般防身能力,至少还手的时候有实力。
3、未成年以前不要怕,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一定会受到底,事情发生以后,人们往往用最好的手段保护施暴者,保护他的隐私,保护他的未来。
4、作为受害者,一定会被各种媒体想方设法曝光,然后让受害者反复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受伤害的经过,成为所有人的谈资。
5、所以,要增强自身实力,不惹事,不怕事,正当防卫一定要做,让恐惧去制服暴力。
6、家长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一起去面对问题,一起去处理问题,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力量,给他最大的安全感。
7、之前有孩子长期受校园暴力,终于爆发,四楼下去,事情发生以后没有他的各项隐私都受到了保护。
所以,增强自身保护能力,父母给予最大的帮助,孩子才会在受到伤害以后及时和家长沟通,获得全面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