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apd,erp是什么意思
[药理学]关于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选项:
A.适度阻滞钠通道
B.减慢0相去极化速度
C.延长APD和ERP
D.降低膜反应性
E.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
答案:
E
ERP在药理学中代表什么意思?
有效不应期:复极过程中当膜电位恢复到—60~50mV时,细胞才对刺激产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从除极开始到这以前的一段时间即为有效不应期(ERP),它反映快钠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短时间,其时间长短与APD的长短变化相应,但程度不同.ERP数值越大就意味着心肌不起反应的时间越长,不易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
APD(动作电位时程):0相至3相的时程.
心律失常及其用药-2020医疗卫生药学知识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表现。心律失常有缓慢型和快速型。缓慢型有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以下)、传导阻滞(心房、房室、心室)等。快速型有窦性、异位过速两类:如窦性心动过速、心房早搏、房扑、房颤、心室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心室纤维颤动等。
常见药物:
一、I类药Na+通道阻滞药
(1)Ia类药物:适度阻滞钠通道,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减慢传导。抑制快反应细胞4相钠内流降低自律性。抑制钾钙通透性,延长APD和ERP。如:奎尼丁:临床主要用于多种快速型心律失常,不良反应较大,但在严密观察下谨慎应用,仍不失为相对安全的有效药物。①长期服药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最常见,包括恶心、腹泻、腹痛、呕吐及厌食。奎尼丁的中枢神经毒性(金鸡纳中毒)包括耳鸣、耳聋、视力模糊、神经错乱、谵妄甚至昏迷。变态反应有皮疹、发热、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少数病人发生白细胞减少及肉芽肿性肝炎。②心脏毒性反应大部分出现在心室,如室性早博加重、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奎尼丁昏厥综合征以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为特征,用本品治疗心房颤动时的发生率约为3%。发作前心电图常显示QT间期延长,T改变和巨大U波形成等,常预示有发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潜在危险,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③大剂量时由于抑制Ca2+内流,使心肌收缩力减弱。由于阻滞α受体,血管扩张,故易致低血压。奎尼丁能明显抑制病窦综合征患者窦房结的自律性,引起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甚至窦停搏。对原有传导功能障碍者可致传导阻滞。④房颤或房扑患者用药后心律转为正常时,可能诱发心房血栓脱落,产生栓塞性病变,如脑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应严密观察。普鲁卡因胺:普鲁卡因胺临床应用的指征与奎尼丁基本相同,但由于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转复作用不如奎尼丁,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也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2)Ib类药物:轻度阻滞钠通道,阻滞0相钠内流,减慢传导。阻滞4相钠内流,降低自律性。如: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一窄谱抗心律失常药,仅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适用于危急病例。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及强心甙所致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纤颤有效。也可用于心肌梗塞急性期以防止心室纤颤的发生。不良反应较少也较轻微。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嗜睡、眩晕,大剂量引起语言障碍、惊厥,甚至呼吸抑制,偶见窦性过缓、房室阻滞等心脏毒性。美西律:化学结构与利多卡因相似。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也与利多卡因相似。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久用后可见神经症状,震颤、眩晕、共剂失调等。
(3)Ic类药物:重度阻滞钠通道,阻滞0相钠内流,减慢传导。如:普罗帕酮:限用于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偶见粒细胞缺乏,红斑性狼疮样综合征。氟卡尼:氟卡尼用于治疗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收到良好效果。氟卡尼及恩卡尼应保留用于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动过速者,不宜用于其他心律失常。
二、Ⅱ类-肾上腺受体阻断药
阻断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起搏电流、钠电流、L型钙通道电流,因此表现为减慢4相舒张期除极速率而降低自律性。如:普萘洛尔:适于治疗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的各种心律失常。阿替洛尔:临床试验证明,阿替洛尔每日~600mg降压效果比心得安每日~480mg为佳。阿替洛尔的t1/2和作用维持时间均较普奈洛尔和美托洛尔长,临床应用时每日口服一次即可,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则需每日~3次。
三、Ⅲ类-延长APD的药物
抑制多种钾电流,选择性延长所有心肌组织的APD和ERP。对动作电位幅度和除极化速度影响小。如:胺碘酮:适用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暂房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或扑动疗效较差,不及奎尼丁。不良反应:(1)心血管: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要少。包括①窦性心动过缓(40次/分以下)、一过性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阿托品不能对抗此反应;②房室传导阻滞;③偶有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以Q-T间期延长;④静注时产生低血压。以上情况均应停药,可用升压药、异丙肾上腺素、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或起搏器治疗;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展成室颤时可用直流电转复。由于本品半衰期长,故治疗不良反应需持续5-10天。(2)甲状腺:①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发生在停药后,除突眼征以外可出现典型的甲亢征象,发病率约 1—5%,停药数周至数月可完全消失.少数需用抗甲状腺药、普萘洛尔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②甲状腺机能低下,老年人较多见,可出现典型的甲减征象,停药后数月可消退,但粘液性水肿可遗留不消,可用甲状腺素治疗。(3)胃肠道:便秘,少数人有恶心、呕吐不适。(4)眼部:服药3个月以上者在角膜中及基底层下1/3有黄棕色色素沉着,与疗程及剂量有关,儿童发生较少。这种沉着物偶可影响视力,但无永久性损害,停药后可渐消失。少数人可有光晕,停药或减药即可消失。(5)神经系统:不多见,与剂量及疗程有关,可出现震颤、共济失调、近端肌无力、锥体外体征,服药1年以上者有周围神经病,经减药或停药后渐消退。索他洛尔:室性心动过速。也用于心绞痛、高血压和心肌梗死后。不良反应:常见呼吸困难、疲劳、头痛、眩晕、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尚可见胸闷、水肿等,偶见皮疹。
A型题
1.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快速心律失常的是()
A.奎尼丁 B.普萘洛尔
C.胺碘酮 D.腺苷
1.【答案】A。解析:普萘洛尔:适于治疗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的各种心律失常。适用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暂房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或扑动疗效较差,不及奎尼丁。腺苷:主要用于迅速终止折返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apd在药学里是什么意思
英文缩写:APD(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中文译名:动作电位时程 分类:医学
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的主要成份是峰电位。
药学中Ia类什么意思
抗心律失常药(antiarrhythmic drugs)- Ia类
【作用原理】
1、阻断Na+通道 抑制Vmax,阻断K+通道,延长APD和ERP。
2、阻断M受体 抗胆碱作用。
【药理作用】
1、降低自律性 降低心房肌、心室肌和浦氏纤维自律性,对窦房结的降低作用通常被其抗胆碱作用抵消,窦房结功能不全时明显抑制。
2、延长APD和ERP 对心房肌阻断K+ 通道和抗M受体作用均可起作用,对心室肌和浦氏纤维仅阻断K+ 通道起作用。消除折返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3、减慢传导 抑制Na+ 内流 减慢心房肌、心室肌和浦氏纤维传导,阻断M受体作用可加速房室结传导。使单向传导阻滞变成双向,可以消除折返形成的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
1、心房扑动,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2、心房纤颤 合用地高辛防止奎尼丁由于M阻断作用引起心室率加快。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中毒引起心律失常:主要是房室结或浦氏纤维传导阻滞,和浦氏纤维自律性增高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静注碳酸氢钠或乳酸钠可减轻(pH升高促进胞外K+进入细胞,胞外Na+增加可改善传导)。
2、低血压:抑制心肌收缩力和a受体阻断结果。
3、栓塞:心房纤颤转为正常节律后,附壁血栓突然脱落所致。
4、金鸡纳反应:耳鸣、耳聋、复视、甚至精神失常、谵妄、昏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