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学习有用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日常百科校园生活教育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日常

健力宝张海,健力宝张海案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6-02 14:41责任编辑:方果果关键词:张海
本文导读目录:
1、健力宝的现状
2、健力宝事件的始末和张海的相关事情
3、张海事件是什么
4、健力宝失败原因归纳
5、中国现在有没有健力宝饮料买了?
6、健力宝是如何衰败的?衰败的幕后发生了什么
7、健力宝创建于哪年?

健力宝的现状

近几年健力宝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与中国软饮料的年均增长速度,06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9亿,剥离白酒等非主营业务后,近几年销售额粗略估算在10亿-18亿间。虽然在全国均有布局,但是优势区域局限于乡镇等三四线市场,一二线城市市场销量欠佳。在陕甘宁、山西销量不错;尤其是在海南和新疆区域有极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构成的话可以上健力宝官网看一下分舵的介绍。应该有全国的分公司和业代处的地址。此外官网上还可以看一下健力宝简介及企业历史。

健力宝事件的始末和张海的相关事情

健力宝由危机到重组,顺理成章地引发出此后一系列事件,历史与现实纠缠在一起,演变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诸多怪象。但这些现象表明,健力宝并非无药可救的烂摊子,而是蕴藏着巨大价值的所在。

最近一

段时间的各种迹象表明,李经纬等团队复出的传言仅仅是个昙花一现的假象,而三水区政府重掌健力宝的愿望已渐渐成为现实。

12月21日,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经销商们齐聚健力宝山庄,这是继18日健力宝华南地区经销商后的第二次订货会。

订货会上,健力宝销售公司向经销商发出的一份《关于启动经销商信用保证金的通知》,要求经销商将其年度销售任务的8%到15%的信用保证金额,打进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力宝贸易公司)。而此前,经销商在健力宝集团的剩余账款也被要求全部转至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

健力宝贸易公司是在健力宝风波发端时(12月6日)成立的新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法人股东为三水区公有资产委员会。

订货会的状况似乎表明健力宝集团正沿着三水区政府设定的方向走去———以健力宝贸易公司来承接健力宝集团的品牌和销售。此时,手握健力宝集团91.1%股权的李志达归于沉默,张海高调回应媒体的指责。至此,此前的一系列问题仍令人充满疑惑———健力宝股权何以被出售?三水区政府为何在一夜之间接管健力宝?在汇中天恒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中天恒)入主健力宝之后,为什么陷入了一个争端之中?

健力宝的真实价值

让健力宝问题公之于众的是——今年8月25日,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在其牵头组织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张海不再担任健力宝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接替其总裁职务的是祝维沙,董事长的职位由魏小军担任。

虽然健力宝集团否认了诸多利空传闻,但业界依然认定,张海的退位缘于健力宝集团的资金链紧张,以及偏离主业、玩资本游戏等因素。

此前仍风平浪静的健力宝自此卷入旋涡之中。经销商齐聚三水要求健力宝退款、供应商因其欠款拒绝提供原材料,健力宝在国庆后不得不陷入停产困境。

8月12日,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起诉健力宝集团,要求兑付一笔2924万的广告款后,广州中级人民法院于8月16日冻结了健力宝的账户。

此事引起了作为主要债权人——银行的警惕。三水区各家银行等主要债权人以三水市工商银行为主组成了债权委员会。后经证实,工商银行冯行长出任债权委员会负责人。

问题的出现,使相关各方都开始从自己的角度设计救赎健力宝的股权并购方案。但之所以有众多的方案出现,分明显示出大家对健力宝表面危机下的真实价值有共同的判断。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对健力宝来说,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健力宝的品牌和销售网络。

健力宝目前的品牌价值被估为102亿元,而健力宝20年来累计经营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及二三级城市。

“显然,这些还不是各方争夺健力宝的全部。”分析人士指出,在2002年张海掌控健力宝之后,在实业上虽无建树,但是在资本市场上获利丰厚。

张海通过健康产业投资了平安保险、兴业银行、西北化工、陕西宝丰酒业以及成都豆瓣厂,这些已经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回报。仅仅是平安保险,利润超过10亿元,而即将上市的兴业银行更是拥有丰厚的获利空间。

李志达委托大鹏投资所做的调查显示:健力宝总资产(不含品牌价值)约55亿元,其中负债41亿元,净资产约6亿元。

此次参加订货会的一位经销商透露,即便是现在,做健力宝依然赚钱,即使包括拖欠的货款,他今年依然能盈利。

这都说明,健力宝并非无药可救的烂摊子,而是蕴藏着巨大价值的所在。这也是各方通过设计方案争夺健力宝的关键之处。这也同时可以解释,收购者李志达在进入健力宝过程中虽频受挫折———不能进行财务状况调查,不能进行审计,不能进行企业工商注册资料变更———仍百折不挠地向健力宝投入巨资的原因。

风波中的各种方案

在张海方所出的方案中,最早出现的收购方是福建阳光集团。阳光集团是福州一家从事建材、房地产等的贸易集团公司。

“当时,阳光主动表示出了并购意向。”张海在电话中向记者证实。

但这个方案的具体内容,以及为何无疾而终,记者并未从阳光集团得到答案。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很可能是心存疑虑的三水区政府否决了这一方案。

接踵而至的是台湾统一集团。该集团于10月4日匆匆在北京与健力宝签下了一纸合作草案,定下收购健力宝的主业资产和承接18亿元债务的框架协议,据称收购价为1亿美元。随后,统一派驻财务人员进入健力宝大厦。但短暂的接触之后,统一突然撤出。

撤出的原因是,统一只承诺接一部分银行的债务,然后把品牌带走,其他的不管。

张海所接洽的最后一个收购者是汇中天恒公司的李志达,他最终成功地与健力宝股东签下协议,拿到了健力宝集团91.1%的股权。当然,政府最后以行动对此方案进行了抵制。

在张海急于出售股权的过程中,持有健力宝集团8.9%股权的三水区政府并非无动于衷,在李志达进入健力宝后,三水区政府曾试图找菲律宾生力啤酒来接替李志达。

广州生力啤酒公司刘天丽女士表示,广州生力啤酒是菲律宾生力啤酒在中国的投资公司。但她对此方案并不能发表看法。这种方案未能成功的原因至今仍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因为健力宝集团欠经销商的货款高达1.6亿元,经销商们也敏感地提出了一套以债权换股权的并购方案。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经销商的方案并没有获得来自政府的认可。”事实上,这一方案要获得其他股东的认可也很艰难。

在各种方案的角力之后,李志达顺利地与健力宝主要股东签订协议并开始巨资投入,但在此时,三水区政府突然宣布接管健力宝集团。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全面接管健力宝之前,三水区政府有关部门已经专门召开了三次会议,当时定下的基调是:把健力宝恢复到张海进来之前的样子。

后来的事实表明,政府此举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一旦李志达成功接手健力宝,政府受制于股权约束,对张海时代的问题调查将非常困难。如果如其他媒体所言,张海确实给健力宝造成巨大资金窟窿,政府不仅8.9%的股权会相应缩水,还将背负国有资产流失的包袱。

同时有知情人士透露,李志达曾经与张海达成协议,在李志达完成并购股权之后,张海以原投资价格回购其利用健康产业投资的平安保险以及兴业银行的投资项目。因为张海所购买的两个公司的股权均是法人股,无法流通兑现。

这些也仅仅只是张海的有据可查的投资项目,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外,张海还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拥有大量的土地投资项目。但张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极力否认这些项目的存在。

其次,政府对新进入的收购者也心存疑虑,而更愿意积极筹划自己控制健力宝的方式,这也就是健力宝贸易公司这家新公司出现的原因。“实际上,政府是想将健力宝变成一个健力宝饮料的加工厂,而由健力宝贸易公司负责品牌和销售。”知情人士透露。刚刚召开的订货会也验证了这一说法。

引进战略投资者?

但政府此举若想成功,还面临着诸多难题。政府作为仅有8.9%股权的小股东,如何能单方面授权健力宝集团将品牌和销售转移到健力宝贸易公司?如果此前李志达收购健力宝集团91.1%的协议有效的话,政府的接管应该只是暂时的,在下一步举动之前,健力宝的股权架构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当然,有张海时代的1个亿欠款及诸多问题在前,政府自有底气,但要解决的问题是:张海究竟有多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会使股权架构发生哪些变化?对已经巨资投入的新进入者李志达将如何交代?但显然,现在各方的焦点已集中到这份协议能否成立的问题上。而这也将是各方下一步行动的立足点。

12月21日,佛山市三水区区长宋德平终于首次对媒体回应有关健力宝的一系列传闻。他谈及汇中天恒的大股东身份时说:“我作为具体卖健力宝的人都不知道,他们(指汇中天恒)凭什么称自己为第一大股东?他们还没有过户呢。”

宋德平还表示:“当务之急是保住‘健力宝’这个品牌,之后我们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

张海事件是什么

2002年2月,浙江国投受托以3.38亿元收购健力宝75%股权,张海成为健力宝新掌门人,是年28岁。

2002年12月30日:健力宝集团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议受让“深圳足球俱乐部”,健力宝投入1个亿。

2004年8月25日: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宣布:张海不再担任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接替其总裁职务的是祝维沙,董事长由魏小军担任。

2004年9月,张海被健力宝集团举报涉嫌侵吞挪用7亿元资金,健力宝俱乐部处于完全瘫痪状态,董事会决定出售。。

2004年11月14日,北京汇中天恒与北方亨泰从张海、祝维沙和叶红汉手中购买了除三水公投国有股外健力宝集团91.1%的股份,张海、祝维沙等人均退出董事会。

2004年12月16日:股权转让协议正式签字,张海、祝维沙等33人由于其代表的公司已不再持有健力宝股份,均退出董事会,健力宝集团公司发布“关于陈松亭先生等人员免职的通知”,财务总监、资金中心总经理、采购中心采购总监、首席律师、董事会办公室主任等29个中高级管理人员被免职。

2004年12月27日,深圳健力宝俱乐部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汇中天恒和北方亨泰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接管深圳健力宝俱乐部。俱乐部宣布5点声明,指出健力宝俱乐部与张海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不允许张海以俱乐部名义进行欺骗活动。健力宝俱乐部律师杨允忠在发布会上讲到“张海本人现在已经被刑事边控和经济犯罪立案”,这也是第一次有人在公开场合直接透露张海“涉案”,且透露者为身份特殊的律师。

2005年2月24日:佛山市公安局与三水区公安分局正式派人赶赴广州健力宝大厦,目的就是取证正在调查中的“健力宝大案”,指的就是去年9月,张海、张金富等人被健力宝集团举报巨额挪用或侵占健力宝高达7亿元的资金。

2005年3月24日:晚8时被广东省公安厅和佛山市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联合拘查,罪名是涉嫌挪用7亿元资金,同时被拘查的还有原健力宝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曹庭武、原健力宝投资管理部投资总监郭建函。

2005年4月30日:张海被检察机关正式批准逮捕。

2005年9月29日:汇中天恒和北方亨泰将其拥有的健力宝集团国内股份,全部转让给了前任俱乐部董事长叶红汉所拥有的两家广州公司,即广州冠群电子科技公司和广州亦扬贸易有限公司,两公司联合从汇中天恒和北方亨泰手中收购了健力宝58.3%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汇中天恒退而成为健力宝第二大股东。

2005年12月26日:张海在狱中民告官,被告人分别为佛山市工商局、佛山市三水区工商局。诉讼请求中,张海以程序违法为由,要求法院撤销上述两被告于2005年5月19日对其所拥有的三水健康产业公司、三水正天科技公司的股权进行的变更登记行为,后来对佛山市工商局撤述。

2005年12月28日:佛山市禅城区法院对张海案件正式立案。

2006年7月18日:张海状告佛山市三水区工商局“对健力宝股权变更登记违法”一案在佛山市三水区法院开庭。但令人意外的是,开庭不久,法官就因诉讼各方对原告张海的诉讼请求认识不一而被迫宣布休庭。

2006年8月25日:张海诉三水工商局案再开庭,整个庭审历时近5个小时,法官表示,由于案情复杂,合议庭经休庭合议后,将对此案择日宣判。

2006年11月2日:在经历了一年零七个月的羁押、侦查与审查起诉后,张海涉嫌职务侵占与挪用资金一案当天上午在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根据佛山市检察院的指控,张海在任职健力宝集团董事长、总裁期间,涉嫌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产人民币1.2亿余元,涉嫌挪用健力宝资金9400余万元,健力宝集团对此指控未持异议。

2006年12月11日:三水区法院对张海告三水工商局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书,三水区工商局胜诉。

2007年1月5日:张海向佛山中院申请取保候审,张海的辩护律师之一徐玉发表示,如申请成功,张海将可能免罪。

2007年1月18日:张海被控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案在佛山市中院二次开庭。庭审中,控辩双方仅就张海是否挪用健力宝828万元的事实展开辩论,并未提及此前检方指控的职务侵占1.2亿元以及其他挪用资金罪名。

2007年2月12日:佛山市中院将张海涉嫌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一案进行宣判,判决张海涉嫌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罪名成立,被判入狱15年。

健力宝失败原因归纳

张海入主健力宝后,最令他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的可谓创造了“第五季”和“爆果汽”这两个全新定位的产品,以及由其所带动的销售高潮。殊不知,这两个产品短暂的成功背后,彰显的却是张海品牌经营的重大失误。

失误的根源,在于张海把最有价值、最值得保护的健力宝的品牌价值降低了。

对于为何会放弃健力宝十多年来的“运动饮料”形象,转而重新创造“第五季”这样的时尚品牌概念,张海一方的营销人员自有一套说法:“我们企业自己对健力宝的分析,认为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功能性饮料,它应该是一个大众化的饮品。只是因为此前与体育结下的不解之缘,使市场给了它这样一个定位。但调研证明,最终它是作为大众化饮料被老百姓喝掉,而不是作为运动饮料被喝掉的。”———因此,张海与蒋兴洲产生了创造“第五季”这样的时尚子品牌来收编健力宝原有产品的思路。

但显然,专家的质疑和市场的最终反应都证明了这一品牌策略的失败。

毫无疑问,人们十多年来认识的健力宝形象一直在淡化,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第五季是健力宝的。可以说张海虽然给健力宝带来了希望与活力,但是也给这个深入人心的老品牌带来了品牌价值的伤害。

概念之败:炒作谋杀了功能诉求

放弃了健力宝,张海把“宝”全压在了自己一手创造的“第五季”和“爆果汽”身上,其中不乏营销广告的大手笔,如猛砸3100万元在央视世界杯直播时播放“第五季”广告,请日本明星滨崎步做形象代言人……然而,虽然“第五季”抢过了健力宝的风头,但它本身并不成功。

张海给“第五季”创造的概念是“饮料界内永不衰落的第五季”———这是一种“概念营销”。

但他的“概念营销”显然没有脚踏实地。最明显的是内涵不清晰:一个品牌要有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有更丰富的内涵。张海把收编原健力宝的所有产品包括茶、水、果汁等都叫“第五季”,完全没有功能诉求的表现,这就违背了产品核心价值的树立,是一种纯粹的炒作行为。

再看“爆果汽”,它是在追求时尚的前提下提出来的,采用了欧洲已经失败过的黑色包装,带给了消费者一种吸引眼球的新鲜感,在明星效应和广告效应下火了一把,在2003年销得非常好。但是,营销始终是以产品为基础的,如果产品得不到持久欢迎的话,所有营销都只能是短暂行为。因此,到了2003年下半年,爆果汽已经开始不行了。

渠道之败:资本纽带其实并不牢固

首先,张海入主健力宝后推行的经销商合作制在当时就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东西。经销商们投了很多钱进健力宝,双方形成了一个资本纽带,健力宝内部人员也承认,一开始时,他们颇多怨言。现在看来,不仅是开始,一直以来健力宝的销售模式在经销商订货与回款方面都存有缺陷,回款周期长、拖欠货款时有发生。这个合作制度不但没有使健力宝和经销商成为真正的战略伙伴,反而在经销商心里埋下了不满的种子。

当去年3000多名推销员在推动“爆果汽”销售方面作出不错的市场效果时,张海就开始冒进了,一下子把销售队伍从3000多人变成8000多人,并把市场细分为26种渠道,同时进军终端渠道。

而当一个产品在没有得到大众支持和欢迎的前提下,就贸然地把货铺到每一个渠道时,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动辄就形成大量的积压,同时大量的人员队伍、新增的仓库和运输车辆等也令运作成本大大提高。

中国现在有没有健力宝饮料买了?

健力宝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倒闭了,这是以前一个很火的饮料品牌,但是因为经营不善,所以已经倒闭很多年了,所以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品牌的饮料可以买来喝了。

健力宝是如何衰败的?衰败的幕后发生了什么

一、奇迹的诞生

奇迹的主角。原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1939 年生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遗腹子-父亲死于战乱,因母亲无力抚养,在广州东山区孤儿院长大。少时贫寒,擦过皮鞋、做过印刷工人,没进过学堂。70 年代提拔成县体委副主任。1973 年,受人排挤调到三水酒厂当厂长。经过苦心经营,几口米酒缸的作坊工厂竟开发出一条啤酒生产线,生产出的强力啤酒在当地逐步得到认可。

故事的开端。1983 年李经纬去广州出差,第一次喝到可口可乐。据说这个第一次使他萌生出生产碳酸饮料的念头。当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已经完成一线城市的初步布局,国内有北冰洋、高橙、天府可乐、少林可乐、西湖可乐等大大小小2000 余家饮料厂。

偶然的相遇。李经纬的表弟在广东省乒乓球队担任主教练。一次喝酒的过程中,表弟提到广东体院研究所的研究员欧阳孝研发出一种运动型饮料,“能让运动员迅速恢复体力,而普通人也能喝”。实际上是一种含碱电解质的饮料。

李经纬邀请欧阳孝与三水酒厂的技术人员联合组成攻关小组,试生产这种饮料。据说刚开始很难喝,李经纬的第一口全部吐了出来。经过120 次试验,这种橙红色橙蜜口味的饮料终于成功。

龙门一跃。产品刚刚出来,如何销售呢?李经纬将宝押在了一周后在广州召开的亚足联会议。在这之前他做了三件事,一产品取名-“健力宝”,意思“健康、活力”。二商标设计,请县里广告公司设计出商标。让自己喜爱书法的哥哥写下“健力宝”三个字。三样品生产,采用易拉罐。易拉罐是当时高档饮料的代名词,国内没有易拉罐生产企业。最后通过关系使深圳百事可乐公司代产200 箱健力宝。

夺人眼目的健力宝终于如期出现在亚足联会议上,让中国足球官员大吃一惊。当年 6 月(1984 年)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

一飞冲天。1984 年,许海峰在射击上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当届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得15块金牌,金牌总数第四。全民的热情和民主自豪感一下激发出来。《羊城晚报》一篇《“中国魔水”风靡洛杉矶》的报道使得健力宝一夜成名。

1984 年,健力宝销售额达到345 万元,第二年1650 万元,第三年1.3 亿元。此后15 年,它一直是“民族饮料第一品牌”。最紧俏时,一车皮健力宝批条炒到2 万元。

非凡的营销。在一飞冲天后,李经纬抓住市场机会,做出了一系列在当时、甚至是在现在都令人惊叹的营销策略。

1987 年,250 万元买下广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饮料专用权。推出第一条电视广告,“新年身体好,请喝健力宝”。

1989 年,1000 多万元赞助北京亚运会。

1990 年,赞助一系列“健力宝”命名的赛事,全国围棋名手邀请赛、全国跳水锦标赛等。冠名体育运

动队,广东省兵兵球队、广东省田径队、广西体操队等。推出新版电视广告“要想身体好,请喝健力宝“,突出保健作用。

1991 年,推出有奖酬宾。1991 年奖品价值100 万元,1992 年200 万元,1993 年300 万元,1994 年800 万元。(直到2000 年前后,“健力宝拉环”还是乡村骗子的道具)

1993 年,策划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畅饮健力宝照片。赞助中国健力宝少年队远赴巴西留学。健力宝成为第一个进入联合国的中国饮料品牌。

1994 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09 号小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这是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星星。

二、 奇迹的衰落

1997 年,健力宝达到辉煌的顶峰,年销售额突破55 亿元。虽然其后国内软饮料市场以年均20%的增速狂飙突进,但健力宝这个昔年老大却走上漫漫熊途。三年后销售额下降到31 亿元,比1997 年下降43%。究其原因:改制困局、管理混乱、盲目多元化。

改制困局。1997 年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作为地方最大的财政收入来源,健力宝大厦的建设并没有三水市政府的批准,政府怀疑健力宝有迁出的想法。

1997 年,H 股上市、管理层购买股份被三水市政府否决。1998 年政府收紧健力宝资金管理权。

1999 年,三水市政府换届,一批与李经纬熟悉的老官员退休。管理团队提出4.5 亿元MBO 方案被三水市政府否决。

2002 年,三水市政府向浙江国投转让健力宝75%的股权,作价3.38 亿元。健力宝进入张海时代。

2004 年,北京汇中天恒受让张海、祝维沙和叶红汉股权,间接持有91.1%股权。政府查封公司账户,成立健力宝贸易公司。

2005 年10 月,统一集团收购健力宝贸易公司,获得健力宝品牌。

2002 年李经纬人大代表职务被免。2011 年广东省佛山法院判定李经纬贪污,有期徒刑15 年、并没收个人财产15 万元。

管理混乱。健力宝由李经纬一手创立,长期以来李经纬集董事长与总经理于一身。敏锐的头脑和良好的市场感觉给这个企业在发展初期带来巨大的好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公司一直没有完成现代化的组织机构建设,主要高管是跟随李经纬创业的元老,后续团队培养缺失。后期健力宝营销、市场推广落后都与此有关。同时,当地政府为完成就业率,要求健力宝员工必须三水人占到45%。政府安插人事,裙带关系盛行。2002-2005 年间股权不断变更,管理缺位,企业内部完全失控。

健力宝创建于哪年?

健力宝集团与联想、海尔、美的、科龙等优秀企业一样,都是属于上世纪80年中期诞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企业之一。 ?2004年,是联想的20岁周年,也是健力宝的20周年。然而,与联想、海尔、美的等企业相比,健力宝在20周岁生日时,却正经历着一场自创建以来最大的浩劫,且前途茫茫不知归向何处。 ?健力宝,这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自1984年诞生始,在经过了15年的长期辉煌后,开始走下坡路,并在2001年底被当地政府出售给私人投资者,由素有资本高手之称的张海等人收购。健力宝也演绎了一出国企变民营的典型案例,而将健力宝一手带大的健力宝创业元老——李经纬在健力宝被张海等人收购时则黯然退场,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了十几个春秋,洒下无数汗水的健力宝。 ?然而,变为民企的民族品牌——健力宝,在私人投资者手中并没有走上新的辉煌,而是在两年半后的时间里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生存危机。资本高手在治理实业两年多后,下课了。第一家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国内企业——裕兴集团老板匆匆走到了健力宝的管理前台,又很快悄悄离去。随后传出向来是以民族饮料品牌的形象树立在国人心目中的健力宝要被台湾的统一收购的消息。又由于遭到包括员工在内的各方面力量的反应,统一收购被中止。 ?健力宝,20年。这里面的故事太多,这里面的感慨太多,这里面给人们的启示也太多! ?一、健力宝案例的历史背景 ?中国企业的20年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深入和成熟的20年。 ?对企业来说,是运营环境不断变幻的20年。一方面,内部竞争环境越来越规范,企业不断寻求突破;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也使先进的竞争者不断涌入中国,得以占据先天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不断综合起来的过程,就是本土企业所要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的局势变化过程。 ?这样的环境变化对本土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企业必须有战略的眼光,要有更高的管理水平,要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运营机制,要能够积极地培养人才,这样才能持续地取得竞争的胜利。现在经过了20年的风雨仍然健康地往前走的企业,例如联想、美的、万科等一大批国内优秀企业,无一不是这么走过来的,这是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的一个定理。反观在过去20年里纷纷倒下的企业,根本原因无一不是违反了这个定理。 ?健力宝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但相对于已经倒下起不来的其他企业来说,它又似乎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角色,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跟很多走不到20年的企业相比,包括他的同行曾经红极一时的天府可乐等相比,健力宝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李经纬创出了健力宝这么好的品牌,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雨,但健力宝还活着。 ?第二,健力宝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命运转折期,未来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必性。在过去的5年多时间里,因为没有很好地适应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没能确立自己正确的战略,没能建立有效的运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培养人才,在饮料市场快速增长的时候,健力宝不升反降,最后陷入经营的困顿之中。 ?健力宝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正是《健力宝沉浮》这本书所要带给大家的。 ?可以说,中国企业过去20年发展历史中所出现的问题,健力宝都经历过了。 ?二、治理结构问题 ?早期的健力宝在治理结构上具有优势,但最终还是陷入治理结构的严重缺失危机中,无论是李经纬时代还是张海时期,健力宝的治理结构都是存在根本性的缺陷的。或许,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图一、图二的公司治理逻辑来梳理健力宝过去20年的治理问题。 ?1、股东共识问题 ?张海时期,健力宝的几大股东是严重缺乏共识的,对健力宝的未来走向缺乏统一的认识,最后变成了互相倾扎。张海在接受丁秀洪采访时,从他的角度谈到了股东之间缺乏共识的问题。一个公司,特别是像健力宝这么大的企业,如果在股东层面都缺乏对未来发展的共识,可想而知,企业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健力宝:20年发展历程中经验与教训的集中展现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日期:2006-4-29 21:39:12 ?2、制衡机制 ?张海在担任健力宝董事长兼总裁期间,独揽健力宝的大权,从董事会到公司管理层中的各个重要岗位均安排自己的亲信,公司缺乏一个有效的制衡机制。因为缺乏共识,又没有一个有效的制衡机制,张海包揽了健力宝的大权,最后导致股东之间缺乏信任,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决策。 ?3、领导者自律 ?无论是李经纬时代还是张海时期,作为主要公司绝对领导者的李经纬和张海,似乎都缺乏企业领导者的自律意识,在潜意识里这个企业就是他个人的王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到最后常常是不能用理性的思维来开展企业经营。例如张海安插了大量的未必是适合企业需要的人员到各重要岗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二、战略的问题 ?盲目的多元化与国际化,是李经纬时代所犯下的致命性战略错误。李经纬的不相关多元化投资几乎让人眼花缭乱,李经纬的不相关投资甚至包括投资创办《新香港》这样的杂志。在多元化的投资方面,张海的毛病与李经纬几乎是一样的。资本运作的经历让张海在内心深处总跳动着资本并购的躁动因子,动用大量的经营资金去收购、收购再收购,几乎成了张海在掌管健力宝一年后的工作主旋律。 ?战略的迷失让健力宝模糊了自己的真正方向,最后也几乎断送了自己的主业。 ?三、管理的问题 ?无论是李经纬时代还是张海时期,管理的粗放是显而易见的。业务流程、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无一不是粗放型的。 ?缺乏系统的管理思维,业务流程不是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出发点,缺乏真正的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不是以提升企业的素质为基本提前。 ?四、品牌与营销的问题 ?在不需要明确的品牌定位年代,健力宝通过独创性的产品与体育、公关营销获得了极高的品牌声誉。但在竞争者林立且强势品牌越来越多的新竞争环境下,业已树立广泛知名度的健力宝品牌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仍然沿用老套路进行品牌的耕作,即使是张海这个新生代的领导者对健力宝品牌同样缺乏应有的清晰思维,最后的结局是迷失在品牌丛林中。 ?而营销模式的落后与缺乏实际求是的思考是健力宝在李经纬时代、张海时期都陷入不同的市场困境的相同原因。 ?李经纬缺乏对健力宝战略性营销模式的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而张海则是对健力宝的战略性营销模式进行了误判,采取了错误的合作伙伴制营销模式,从而让企业的渠道体系极度不稳定,不顺畅,缺乏效率。 ?五、资本问题 ?健力宝其实从来就不乏资本的青睐,只是在后来的资本光顾时,它已经越来越成为资本鱼肉的对象,而不是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品牌的更大提升和企业的腾飞。 ?李经纬时代完全有条件像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通过国内包括香港股市去圈钱,从而为自己套到发展资金,但李经纬因为个人的喜好等诸多原因而将机会拱手让出,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上市图钱的机会。 ?不过,即使健力宝即使实现了上市圈钱的目的,以它的经营水平,最终也仍然会如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陷入经营困境而张海本身是一个资本炒家,通过资本的手段获得健力宝的控制权,最后又因为资本的原因而被迫下台。张海在健力宝的资本运作不是一个实业家的资本运作,而是一个资本玩家的运作。

知识推荐

高优知识网——分享有用的生活百科,一起学习优秀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44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3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gaoyou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