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姓起源和来历:受封于冯城后改姓姬昌的后代
冯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姬姓,源自姬昌的后代,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毕万的儿子追随晋文公,被封于魏国,后代魏长卿这一系便受封于冯城,后逐渐改名为冯。二是归姓,于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简子被封于冯地,于是便成为了冯姓始祖。
冯姓的起源和来历
1. 源自归姓:
归姓氏族是冯姓的主要来源之一,现代的冯姓人都是冯简子的后代,冯简子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员大夫,当时郑简公认为他博学且能断大事,因此非常看重他,所以后来也将他封于冯地,而冯简子的后代也就以城为姓,取名为“冯”。
而冯简子其实是姓归的,这就需要追溯到尧舜时期,当时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地区居住着以白头翁为图腾的归夷族,后来迁徙到山东菏泽之后,就逐渐形成了河伯族,等到夏朝帝芒时期,河伯族的首领就是一位叫做冯夷的人,而他的后人就居住在冯地,也就是冯简子的祖先,而这一族的人都是姓归。
2. 源自姬姓
姬姓冯氏都是著名的周文王姬昌的后代,这一脉的始祖则是冯文孙,他是周文王的曾孙,而他的父亲则是姬昌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当时毕公高后代毕万的儿子归入了晋文公旗下,随着他一起建立了他国,后来还受封于魏地,并成为了诸侯,而他的后代魏长卿这一分支就被封于冯城,其中冯文孙就是毕万的一个孙子,而也是从他开始以城为姓,改姓为“冯”的。
3. 源自少数民族改名
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冯姓也有部分是源自少数民族,比如鲜卑族中的拓跋穆泰氏族就是一种之一,据说是在北魏时期,太武帝拓跋寿的后裔拓跋遂留接任了“冯翌侯”的爵位,所以之后就开始以“冯翌氏”为姓,最终逐渐融入汉族,将其简化为“冯”。
冯姓的起源是什么?
冯姓起源于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居住着以白头翁为图腾的归夷氏族。归姓的一旁支迁徙到今山东菏泽地区,形成河伯族。进入夏朝帝芒时代,河伯族首领冯夷后人在冯地(今陕西大荔县)建立了冯夷国,历经夏商周三朝。周初,冯夷国分裂为冯、河宗、邯三国。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简子(归姓)被郑简公封于此地,遂以封邑而得氏,为该支冯姓第一人。
冯姓排名
冯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七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在以人口为序的中国姓氏中排名第27位,在台湾省名列第七十二位,人口约八百六十一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的0.64%左右。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
冯姓历史名人
1、冯胜(约1330年-1395年),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文质次子,冯国用之弟,定远(安徽定远)人,汉族。明朝开国功臣,封宋国公。
2、冯梦龙(1574年-1646年),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同其兄画家冯梦桂、其弟诗人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
3、冯元一,后改名高力士,是中国唐代的著名宦官之一。其先祖自言出自北燕皇族的长乐冯氏。
4、冯国用(1323年-1358年),濠州定远(属今安徽)人。元朝末年,为朱元璋属下将领。明朝建立后,追赠国公。
冯姓是贵族后代吗?
冯姓是贵族后代。
冯姓是典型的贵族后代,血统显赫,代表性人物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名列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三位的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
冯姓,全国总人口有800多万,在中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28位,相比其他姓氏多源头的起源,冯姓的起源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有两大来源。冯姓受姓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源于春秋时期的,为郑国公族大夫简子之后。源于战国时期的,为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后。
相关内容
尧舜时期,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居住着以白头翁为图腾的归夷氏族。归姓的一旁支迁徙到今山东菏泽地区,形成河伯族。
进入夏朝帝芒时代,河伯族首领冯夷后人在冯地(今陕西大荔县)建立了冯夷国,历经夏商周三朝。周初,冯夷国分裂为冯、河宗、邯三国。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简子(归姓)被郑简公封于此地,遂以封邑而得氏,为该支冯姓第一人。
看完以上内容,相信你对冯姓是什么族的后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