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学习有用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日常百科校园生活教育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 《道德经》探讨系列之,德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5-24 11:36责任编辑:姜小新关键词:道德

网友提问:

《道德经》探讨系列之,德是什么?

优质回答:

我们都知道老子的《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两个部分,合起来称之为《道德经》,也称为《老子》。《道德经》主要论述“道”和“德”。其中“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同时也是世间万物,宇宙的本原。总之,“道”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那么,“德”究竟是什么呢?

当然,这里的“德”并非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而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如果说“道”反应了自然规律,那么“德”就反应了一种社会法则。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对“德”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上德的人,对人有德而不自以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的人,对人一有德就自居其德,所以反而无德了。因为上德的人,与道同体,道是无所为而为,所以他也是无所为而为。而下德的人,有心为道,反而有许多地方却做不到了。

上仁的人,虽然是为,却是无所为而为;上义的人,尽管是为,却是有所为而为;上礼的人,就更过分了,他自己先行礼,若得不到回答,便不惜伸出手臂来,引着人家强就于礼。由此看来,失去了道然后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失去了义然后才有礼。

可见,在老子的道家思想中,“上德”和“道之德”是一样的,和我们通常理解的“仁义道德”是不一样的,差别在哪里呢?在于“有为”和“无为”。

老子认为,上德主张无所事事,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无为”特征,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规范,有一种“无为”的特征。而下德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需要人实际去实行与推广,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仁义理智信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没有达致真正无为超脱的上德境界,所以贬之为下德。

庄子说“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

真正的道,不能靠人给予,真正的德不能由外部而来。仁可以靠有所作为来达成,义可以靠有所作为来实践,礼只是相互虚伪的来往。这和老子说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讲,道家的“德”和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完全不一样,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一个是人为规定的“德”,一个是尊重自然的禀赋的“德”。

所以,儒家孔子所推崇的“德”在老子看来是属于“下德”范畴,是属于人为规范的领域,而老子认为,上德表现为无为,即不去考虑德与不德的问题,反而是最大的德。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如何在世俗的社会中保持“上德”呢?庄子在这一篇《庄子·知北游》中,给了我们一个智慧“外化而内不化”,通俗理解就是“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这里庄子通过颜渊和孔子的一段对话阐释了这个道理。

颜渊问孔子说:“我曾听先生说过:‘不要有所送,也不要有所迎。’请问先生,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在社会呢?”

孔子回答说:古时候的人,外表适应环境变化,但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外表又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随应外物变化的人,必定内心持守不变而不离散游移。对于变化与不变化都能安然听任,安闲自得地跟外在环境相顺应,必定会与外物一道变化而不有所偏移。

狶韦氏的苑囿,黄帝的果林,虞舜的宫室,商汤、周武王的房舍,都是他们养心任物的好地方。那些自称君子的人,就连儒家、墨家之流,都以是非好坏来相互诋毁,何况一般人呢!圣人与外物相处却不损伤外物。不伤害外物的人,外物也不会伤害他。正因为无所伤害,因而能够与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不管是山林还是旷野,都能让我们快乐;不管是喜去还是悲来,我们都能安然接受,不能阻挡。

孔子接着说“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 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

以上庄子通过孔子之口,来阐述了得道之人,在社会中的处世哲学,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外化而内不化”。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能力边界,知所为,也知所不为,就像庄子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就是说,每个人的能力是有边界的,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个很重要。我们无法避免所不能避免的,当然我们也无法做到不能做到的。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是这个道理。这其实也是道家思想,尊重每个人的自然禀赋的一种体现,所以庄子说“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则浅矣!”最好的言论是什么也没说,最好的行动是什么也没做。平凡人所知道的一切,实在是太浅陋了。

其他网友回答

学习《道德经》,需要明白《道德经》的基本逻辑是“道生德养”,也就是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出来的,而天地万物都要靠“德”来养育。

接着说《道德经》中的“德”:

“德”字由“彳、十、目、一、心”组成。彳——为小步,与行走有关;十——为靶心,表示目标;目——即十下面的一双眼睛,表示目光瞄准靶心;一——为最原始即道之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与心合起来就是本心、初心的意思,也就是没有被“污染”的心。

综合“德”的意思就是:直视自己的行为,目标明确,遵循本性、本心即自然规律,就为德。也就是说,遵循“道”者,就有“德”,德通“得”,即有德者一定有得。“德”还有阴阳德之意,阴德可以理解为还在积蓄中的力量,阳德可以理解为已经展现的力量。

其他网友回答

顺道而行,谓之德!

其他网友回答

真巧!!灵魂的妈妈送我一个梦!牙齿一大一小,在卬时掉了?又把它放回口中。[可爱][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笑哭]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的《道德经》以道来解释自然,以德来彰显道的高贵品行。德是品质、恩赐、人们心愿行为的规定范围和允许度。老子无法清楚说出道为何事何物,他通过德来形容道,著成福泽我们的《道德经》,书里的德有几种解释。

一、德是恩赐、恩惠。下所有物体,道生它,德养它。道是无形,生成物体或形成物体之后由德来养育到长大到老到死再生这样循环不息,不要误会道没有养育万物,而是道无形,形成物体养肓万物定为德,道还在万物里,但无影无踪,以德来显现老子的道 ,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万物的自然生长叫德,是老子的德泽天下,德是恩赐、恩惠 。

二、德是得通用,同与德,德亦乐德之。同和德行的人,有德行的人也乐意得到他。

三、德是善。上德是道,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几于道,德是善。

以上是《道德经》里的德。由于德这个字代表有好和美,人们很多的地方都用到,所以还有很多解释。

如德是善教、九德、六德、感恩、福善、旺、升、执义扬善、惠、福。

老子的《道德经》以因道无影无形,说不清形状,只能以它的果德来形容道。留给我们的瑰宝。它的德分为上德、下德、玄德。上德和玄德是赐恩不要回报也不恃功,恩泽天下。

学好《道德经》对我们大有用处,可以用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它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就是学问一天一天增长,妄想、私念一天一天减少,到达圣人的境界,就受益非浅。齐家:以道 行事,成事大吉,专老爱幼,全家乐开怀。治国、平天下:以道德为标准,天下太平。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道德经》探讨系列之,德是什么?.jpg” />

与《道德经》探讨系列之德是什么相关文章

知识推荐

高优知识网——分享有用的生活百科,一起学习优秀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44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3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gaoyou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