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学习有用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日常百科校园生活教育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日常

“三味”原意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08 07:02责任编辑:姜小新关键词:
  
“三味”的原意“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 味长”中,即包含了祖上创办私塾时的宗旨,
虽是必须遵循的家规,却因其反清意识绝不 可对外泄露的。三味书屋因由鲁迅引起人 们注意后,自然对“三味”的含义产生了兴 趣。当有人问及寿洙邻时,彼以“读经味如 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答
之,也就是以三种味道来形容读三种古籍作 为解释。
  但此说令许多人感到难以信服和 认同。因为典出《三国志?董遇传》中的三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原本就是旨在教人珍惜光阴,勤奋读书 的意思,何必又要改“三余”为“三味”,用味 道来形容古籍来劝人读书呢?还有人怀疑 像寿镜吾这样一位饱学秀才,怎么会用“肴 馔”、“肉酱”之类来形容读书?如果是饭馆 或酒馆的匾还说得过去,用作书屋之匾,这 解释似乎牵强了。
   另外,也有考证“三余”为“公余、饭余、茶 余”的,更有引经据典,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郸 书目》中的:“诗书味之太羹(古代祭祀时用的 肉汁)、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块“三味”的匾被演 绎出五花八门这么多的味道,这恐怕是先祖 们始料未及的。
  

知识推荐

高优知识网——分享有用的生活百科,一起学习优秀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44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3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gaoyou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